文| 娱妮啵啵
编辑| 娱妮啵啵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
序
林黛玉这个角色,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女子形象之一。
她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是无数文人心中的完美女神。
当87版《红楼梦》播出时,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认为她将林黛玉的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
也有人觉得她容貌不够出众,难以匹配原著中的绝世佳人。
随着时间流逝,陈晓旭的林黛玉逐渐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被誉为“天选林黛玉”。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最初的选角过程中,导演王扶林心目中的林黛玉根本不是陈晓旭。
这个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为这部经典剧集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我们不禁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考量,最终让陈晓旭成为了那个令人难忘的林黛玉。
王扶林心中黛玉的首选
不少人在得知王扶林对陈晓旭的评价后都会觉得大跌眼镜。
他直言陈晓旭饰演林黛玉的唯一缺点就是“不够漂亮”。
这话听着怪怪的,毕竟如今的陈晓旭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了林黛玉的化身。
不过仔细一琢磨,王导的话倒也不无道理。
原著里的林妹妹可是“秉绝代之姿,具希世之美”的绝世佳人。
陈晓旭虽然气质独特,但要说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似乎还差那么一丢丢火候。
原来王导心中的林黛玉另有其人,那就是当时崭露头角的舞蹈演员董智芝。
1983年,董智芝在《西施》中惊艳亮相,一举征服了无数观众。
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精雕细琢般的瓜子脸,宛如天工造物。
更是将江南女子的柔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绝色佳人,不正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吗?
王导慧眼识珠,独具匠心,可见他对林黛玉这个角色有着极高的审美标准和独到的见解。
董智芝的美,是那种让人过目难忘的惊艳。
她的眉眼间有着淡淡的忧愁,明亮的眼睛中有着淡淡的哀怨。
这种美,与原著中描绘的林黛玉如出一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这句形容林黛玉的诗句,用在董智芝身上再合适不过。
相比之下,陈晓旭的美更内敛,更耐看。
她的眼睛不够大,甚至有些许三白眼,这与传统的古典美人标准相去甚远。
她的五官称不上精致,但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看了就忘不掉。
陈晓旭的美,是需要时间去品味的。
在身材方面,董智芝也更胜一筹。作为专业舞蹈演员,她的身材比例堪称完美。
身姿婀娜,一举一动都韵味十足。
陈晓旭虽然身材纤细,但因为年纪尚小,身段还不够成熟,少了几分婉约之美。
如果单从外貌来看,董智芝无疑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最后出演林黛玉的却是陈晓旭呢?
原来,虽然董智芝在样貌上更胜一筹,但她在其他方面却不如陈晓旭。
当时的董智芝已经25岁,而林黛玉在剧中最初登场时只有13岁。
还有一方面顾虑则是董智芝形象气质出众,但毕竟不是专业演员,演技方面难免有所欠缺。
而体形上又太过“健康”,不似书中黛玉“多病”。
最重要的是,董智芝对这个角色并不感兴趣,她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舞蹈事业。
虽说陈晓旭的颜值可能不及董智芝,但她那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却与林黛玉如出一辙。
她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愁绪,仿佛天生就是为林黛玉这个角色准备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晓旭对林黛玉这个角色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她对原著的钻研可谓废寝忘食,反复咀嚼每一字每一句。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竭尽全力探索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仿佛要与角色融为一体。
这份对角色近乎痴迷的投入,为她的表演注入了灵魂,让林黛玉的神韵在银幕上栩栩如生。
她不仅演绎了林黛玉,更像是成为了林黛玉,将这个经典角色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古装扮相上,董智芝和陈晓旭也各有千秋。
董智芝在《西施》中的造型惊艳绝伦,她穿上古装仿佛就是从画中走出来的美人。
精致的妆容,华丽的发饰,再配上她那张绝美的脸庞,无疑是视觉上的盛宴。
而陈晓旭的古装扮相则更为素雅,她的妆容很淡,发髻也很简单。
整体造型与林黛玉“天然去雕饰”的形象非常契合。
当年陈晓旭的颜值曾一度被观众吐槽,再加上王扶林公开对她长相的不满意。
很多人认为她长得不够美,配不上林黛玉这个角色。
岁月如流,美的标准也在悄然变迁。
回首87版《红楼梦》,陈晓旭的林黛玉却愈发熠熠生辉,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
她的演绎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后人常叹“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
这不禁让人感慨,真正的艺术魅力,终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观众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这种反转,或许正是因为陈晓旭将林黛玉的内在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不仅仅是在表演,更像是在用心诠释这个角色。
她的眼神,她的表情,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让人感受到林黛玉的聪慧、敏感和多愁善感。
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远比单纯的外貌更能打动人心。
谁不感慨王扶林导演在选角上的眼光。
即便董智芝的长相再过惊艳,他也依旧坚持对原著的尊重,“忍痛割爱”选择了更适合这个角色的陈晓旭。
也正是他做了正确的选择,才在一直被翻拍的《红楼梦》中稳稳占据首位,无人超越。
这并不是说董智芝就逊色了。恰恰相反,她在《西施》中的表现可谓惊艳四座。
只不过,在林黛玉这个角色的诠释上,陈晓旭那与生俱来的气质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让她脱颖而出。
这个选角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选角不能只看皮相。
更要看演员能否与角色灵魂共鸣。
一个真正优秀的演员,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演绎。
让角色在银幕上活灵活现,而不仅仅是靠外表取胜。
虽与林黛玉失之交臂,她却在舞蹈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她的足迹遍布海内外,以精湛的舞技和倾城的容颜征服了万千观众。
如今,87版《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陈晓旭的林黛玉,也已经深深烙印在无数观众的心中。
虽然她的容貌可能不是最美的,但她演绎的林黛玉却是最动人的。
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它能让我们超越外表,去感受一个角色的灵魂。
反观近些年来的一些《红楼梦》改编作品,虽然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华丽。
演员的外形也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但却总觉得少了几分灵魂。
这或许就是因为,他们过于注重外在的相似,而忽视了内在的契合。
王导的“遗憾”也让我们看到,即便是经典作品,创作者心中也总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版本。
这种不满足现状、追求更好的精神,正是艺术不断进步的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没有完美的作品,只有最适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