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倒逼白俄罗斯掘地寻矿中俄成关键破局者

吴湾谈国际 2025-03-28 09:13:00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即将与乌克兰签署稀土矿产协议的消息传出不到72小时,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紧急召开内阁会议,要求自然资源部“掘地三尺”勘探稀土矿藏。这场围绕关键矿产的全球博弈,正将东欧小国推向战略十字路口。

根据特朗普披露的协议草案,乌克兰需将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乌共管基金,实质让美国掌控关键矿产收益。

此举引发连锁反应,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3月27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对境内所有矿床进行稀土资源普查,重点筛查苏联时期遗留的工业废料堆。白俄自然资源部证实,已在戈梅利州发现稀土元素异常区,正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评估开发潜力。

作为全球第三大钾盐生产国,白俄罗斯60%外汇收入依赖化肥出口,但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使其经济承压。稀土开发被视为转型契机:每吨稀土氧化物价值超5万美元,远超钾肥价格。

尽管白俄此前未发现规模矿床,但2017年中白联合勘探已证实存在镧、铈等轻稀土元素。卢卡申科在内部会议直言:“哪怕把国土翻个遍,也要找到能与美欧谈判的筹码。”

面对美国对乌克兰的资源渗透,白俄罗斯选择向中俄靠拢。中白工业园已吸引90家企业入驻,形成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中欧班列经白俄货运量占全线35%,2024年稀土原料运输量同比增长42%。与此同时,白俄与俄罗斯达成战略矿产合作协议,俄方承诺提供勘探技术支持,并优先采购白俄开发的稀土产品。

尽管美欧加速布局稀土自主供应链,但中国仍掌握核心命脉:全球85%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92%的永磁材料专利集中在华企手中。

欧盟47个稀土项目因环保审批受阻,美国与乌克兰协议开采的矿石仍需运往中国包头加工。正如德国工业联合会报告指出:“脱离中国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5年技术积累。”

这场矿产争夺战揭示新现实:当资源博弈超越地缘边界,小国的生存智慧在于精准绑定核心产业链。白俄罗斯的“掘地战略”,正是全球南方国家破解资源困局的缩影。

0 阅读:9

吴湾谈国际

简介:解读事件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