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国房价加速下跌

金子黑噪音 2025-03-20 20:28:51

不要被近几个月“楼市回暖”的各种消息迷惑了,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7日的数据,2月中国房价不仅继续下跌,而且下跌幅度加大,出现了加速下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月中国7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14%,1月环比跌幅为0.07%;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34%,与上月持平。

同比(跟去年同期相比)来看,2月70城新房价格下跌4.8%,1月下跌了5%。

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整体的趋势是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坚挺程度呈现高低排列,新房价格整体比二手房价格更坚挺:

2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总体而言,中国房价在2025年开年出现加速下跌,是一个整体趋势。

再叠加出口下降、CPI下降,经济基本面继续承受考验。

很多人在我的知识星球里面问:今年适合买房吗?我的回答都是不适合,因为我认为房价在2025年会继续下跌,能否探底是个未知。因为有一个数据:新房开工数量继续暴跌。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至2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同比分别下降9.8%和5.1%,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则暴跌了29.6%。

什么时候这些数据真正企稳回暖,房地产市场才谈得上真正触底反转。现在的各种波动,都只是下跌大趋势当中的小小起伏罢了,千万不能将房价一时回暖看作是大反转要来了。

很多人对房价还怀有以前那种心态,就是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所以担心很有可能又会涨起来,到时候就又来不及买了。

要知道,中国的房价所面临的是巨量的库存面积、雪崩的结婚人数、逐渐升高的失业率、逐渐降低的CPI,既然这些支撑房价的基本面没有一项在好转,你为什么认为房价会重新上涨呢?

那么如何解释近几个月的短暂回暖?

这是因为,疫情期间直到2023年被压抑的购房需求开始释放了,毕竟中国还是有一部分人需要买房,他们不差钱也不那么在乎价格,购房需求还是很强烈的,只不过在等待一个时机。

等这一波需求释放完了,房价会再次进入加速下跌的状态,并且这次的加速会更加猛烈。

房价的背后是经济规律,是货币流动,是经济基本面。如果脱离这些单独看房价,都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在经济规律面前,中国房价没有豁免权。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才能算是触底完成。目前来看,这个周期还远远谈不上见底,因为房价泡沫程度依然严重,依然严重脱离了普通人收入水平。

按照别国经验,美国的房地产调整周期大约为七八年,日本则长达20年,中国通过短暂的三四年时间就完成调整,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在调整之前已经超过了顶峰时期的日本。

不过,仍然不能说现在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对于房价应该回归更理性的看法,就是它只是在回归正常的价格水平而已。

2020年之前的中国房价,是在2009年四万亿大放水、2015年棚改货币化,这两次大放水的“灌溉”之下,再叠加了80后婴儿潮那批人结婚、剧烈城市化所推高的。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更有心理层面的炒作。人们纷纷耗尽钱包去抢购房子,形成了“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的群体预期,进一步推波助澜,让中国房地产泡沫达到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水平。

但泡沫就是泡沫,即便没有疫情和2023年以来的经济下行,房地产也一样会回归它的真实属性,这是没有人能抵挡的客观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更是不能试图“人定胜天”,作为普通人去对抗这个规律,或者作为行政权力如果试图去逆转规律,强行让房价重新上涨,都是会受到惩罚的。

那么,房地产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触底?

尽管经济学界最乐观的预测是2025年下半年,但我认为还需要观察,应该不会那么早,可能还需要一两年。

但要注意一点:触底不代表会立刻强劲反弹,比如日本房价,就在底部徘徊了很多年。

还要注意一点:即便反弹、反转,也不可能再回到上一轮房价暴涨的最高点了。那个高点,极有可能将会是中国房价的历史最高点,永远停留在历史记载当中。

不要总试图重温旧梦,也该面对现实、面向未来了。

0 阅读:2

金子黑噪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