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轰动一时的《国际形势黄皮书》,其中指出中国军事实力已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就在全国为此欢呼雀跃时,中国著名的军事专家张召忠却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不加紧推进军事现代化,十年后中国的军事实力可能连印度都不如。
这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中国的军事实力当时真的存在如此明显的短板吗?

2009年,中国的军事发展确实有一些值得骄傲的成就。
国防预算达到了702亿美元,军队人数保持世界第一,装备数量在许多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问题也显而易见。
大量的国防预算用于养兵,真正投入到研发和装备升级的比例少得可怜。
那时候,海军没有航母,潜艇技术落后;空军尚无隐身战机,装备依赖进口;陆军以机械化为主,信息化建设几乎是空白。这些短板使得张召忠的警告显得格外尖锐。

首先是海军的问题。
在现代军事力量中,海军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航母作为海军力量的核心象征,是决定性武器。然而在2010年,中国海军甚至没有一艘像样的航空母舰。
当时,美国已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正在建造,尽管技术水平一般,但足以令周边国家刮目相看。
中国却只能依赖一些老旧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勉强撑场。除了“现代”级驱逐舰和052C型驱逐舰,中国在万吨级以上战舰领域几乎是空白,连形成有效的海上防御力量都困难。
更糟糕的是,中国的核潜艇技术也处于世界后列,数量和性能都落后于美、俄、英、法。核潜艇作为战略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足直接影响国家的战略安全。

其次是空军的滞后。
2010年的中国空军看似有一些亮眼的装备,比如歼-10战机和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苏-30战机,但这些装备显然无法匹敌当时的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的F-22隐身战机早在2005年就已服役,其超音速巡航和强大的隐身能力让美军具备了绝对的空战优势。而中国的歼-20隐身战机在当时还处于研发初期,未形成实战能力。
这就意味着,中国空军在高端战机领域存在着难以弥补的技术代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空军虽然技术整体落后,但凭借采购和研发双管齐下的策略,在“技术跟随”战略上有了明显的突破,比如采购的法制“阵风”战机和俄制苏-30MKI战机,都能对中国形成一定威胁。

陆军虽然庞大,但问题同样不少。
中国解放军人数在2010年仍是世界第一,达到220万,但这种“人海战术”的传统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随着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单靠数量取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尤其是陆基航空兵和无人化作战力量的不足,使中国陆军在高技术战争中显得尤为被动。
当时,中国的武装直升机主要依赖进口和改装,直-9虽然数量众多,但性能严重不足,很难在现代化战场上发挥核心作用。而美俄在这一领域早已成熟,印度也凭借进口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缩小了差距。

最后是信息化建设和战略导弹领域的短板。
现代战争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信息化。在指挥、情报、通信、监视等领域(C4ISR体系),中国在2010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种信息化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解放军在实战中可能处于被动。
没有强大的信息化支持,即使装备再多,也只能是“各自为战”。
此外,中国的战略导弹技术虽然在当时有一定发展,但距离美俄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虽然被广泛报道为“航母杀手”,但实际性能尚未完全成熟,与美国“民兵”系列导弹相比仍存在不少技术差距。
在这种背景下,张召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短板得不到快速补齐,确实有可能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被赶超。
真正让人欣慰的是,2010年之后,中国军队迅速行动,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现代化转型。

十年间,中国海军先后服役了三艘航空母舰,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052D型驱逐舰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成为新一代主力战舰,歼-20隐身战机正式服役,歼-16、歼-10C等多用途战机批量列装,预警机和运输机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空军作战体系。
陆军则通过“合成旅”改革,将传统的机械化部队升级为信息化、模块化的现代化部队。
张召忠曾提到,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
尽管中国军队在2025年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全球军事竞争依然激烈。美国仍凭借其压倒性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维持霸主地位,俄罗斯虽受经济限制但在军事领域仍有深厚积累,印度则通过持续的军购和本土军工研发扩大军力。
中国必须在保持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向智能化、无人化迈进。

这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张召忠的警示是必要的。
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光有数量上的优势远远不够,只有在质量和体系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军事实力才能真正稳固于世界强国之列。
从2010年到2025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奇迹,但这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国防科研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的不懈努力与牺牲。
展望未来,全球军事技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路虽然艰难,但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健的步伐,这个民族一定能够在军事强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强。
参考资料:
[1]张召忠: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100%正确.环球网. 2015-09-14
[2]关于中国军队的五件事 |美国和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