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10大冷门高手,听过4个才算资深金迷,有1人因太强而被删

耳东品文史 2025-04-11 00:06:11

金庸的小说为何能被捧上神坛?

同样强调快意恩仇,同样浅显易懂,金庸的小说到底有何优势?

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他在书中留下的一些闲笔,时不时地提到一些只存在于背景设定中的人物,以至于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笔下的江湖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

(神雕群雄剧照)

比如《神雕侠侣》中就有不少隐藏高手,那“剑魔”独孤求败就算其一,哪怕他从未登场,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很明显,这位高人可谈不上“冷门”,《神雕侠侣》中还有十位更冷门的高手,你可能都不曾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第一位:天龙寺高僧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提到了大理天龙寺,那五位本字辈的高僧与枯荣大师都堪称一等一的高手。

但《神雕侠侣》中也有一位天龙寺高僧,当年陆展元与何沅君的婚宴上,那人就压制了李莫愁。

(天龙寺高僧剧照)

说是:“成亲之日,拙夫和李莫愁同时去跟新夫妇为难。喜宴座中有一位大理天龙寺的高僧,出手镇住两人,要他们冲着他的面子,保新夫妇十年平安。”

这人能镇住李莫愁,自然实力不俗,只是不知其法号叫什么?

第二位:烟波钓叟

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郭襄的生日宴上,杨过请来了不少江湖怪客,其中有位名为“烟波钓叟”的高手就格外惹人注目。

黄老邪向来是一副“唯我独尊”的姿态,可听闻这烟波钓叟造访襄阳,也不禁担心郭靖、黄蓉有危险,能让五绝级别的高手心生忌惮,可见这人的实力不俗。

第三位:青灵子

《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提出了“正道六大门派”的说法,那昆仑派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早在《神雕侠侣》末尾,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位昆仑派的高手登场,这人即是“青灵子”。

不知你是否有种错觉,这些名字叫“某某子”的高手总是自带一股神秘的气质,而青灵子也确实不弱,他戳穿霍都的阴谋,助达尔巴清理门户,是个智将类的角色。

第四位:觉远大师

相对而言,知道这第四位高手的人就多一些了,因为这人“冷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戏份少,而是因为他只存在于原著小说之中,多数《神雕侠侣》相关的电视剧压根都没拍原著最后一回“觉远师徒追击潇湘子、尹克西”的剧情。

(觉远剧照)

觉远带着小徒儿张君宝追击潇湘子、尹克西时,就展现出了深厚的内力,只是他是个武呆子,不知如何驾驭自己那一身深厚的内力。

第五位:无色禅师

与觉远情况类似的角色还有个无色禅师,不过这也怪不得电视剧的导演,因为这个角色确实是在《倚天屠龙记》开篇才正式登场,在《神雕侠侣》中,他只是被提及法号而已。

(无色剧照)

郭襄的生日宴上,他就托人送上了一对铁罗汉,后来郭襄又将这铁罗汉送给了张君宝。

关于这无色禅师,书中提到他曾是绿林中人,江湖经验丰富,为人霍达,是少林罗汉堂首座,实力自然不差。

第六位:莲华生

金轮法王是书中最强的反派,他那龙象般若功甚至比五绝所用的武功更为精妙,因为根据书中的说法,此招共有十三层,而金轮法王仅仅只是将此招修炼到第十层就已经有了比肩五绝的实力。

(龙象般若功剧照)

不过说来这招式几乎是没人能修炼至顶层的,毕竟要神功大成,就需要有千年的寿命。

而其创功者做到了,金轮法王传功郭襄的时候就提到过,其祖师爷为莲华生,只是不知这位高人究竟强到何种程度?

第七至九位:王宗石、余五婆、张三枪

这三人是谁?即便把这名字摆在你面前,似乎你也很难觉得他们是顶尖高手,尤其是“余五婆”“张三枪”这二人的名字属实有些“龙套”之感。

但若是加上“明教教主”的头衔,你还觉得他们是弱者吗?

(明教剧照)

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

他们三人都是明教教主,也就是说,这三人都身怀乾坤大挪移,只是未必强如张无忌,却也一定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

第十位:青城大隐

上文提及的这九位高手还只是比较冷门,至少还出现在小说原著中,但这最后一人,即便是自诩“资深金庸迷”的人也未必听过,因为他压根就不曾出现在成书之中,仅仅只存在于金庸创作的废案里。

在“【金庸武侠华山论剑】导览手冊:一段《九阳真经》文字的生与灭”中,就提到了《倚天屠龙记》中斗酒僧那个角色的前身——青城大隐。

说是:“余随口一笑,此为余素性使然,全无别意。林女侠误以为余讥笑九阴经,拔剑试余深浅,余笑而应之,王道长使全真剑法,林女侠使玉女剑法,双剑合璧,极具威力,余随式招架,更递葫芦劝酒,以助雅兴……王真人哈哈一笑,说道:‘佩服,佩服!我们输了!’”

你没看错,在金庸最初的构想里,创出《九阳真经》的这位前辈高人不仅仅只是与王重阳斗酒而已,他是击败了王重阳与林朝英二人,那两大宗师几乎可以说是神雕时代的天花板,却联手也不敌这位青城大隐,显然,这角色被设定得过于强大了。

(高人剧照)

或许正因为如此,金庸并没有让这个角色加入正篇故事里,而是用斗酒僧将其取代。

这即是金庸小说的魅力,在主线剧情之外,还有诸多支线人物,他们的存在让金庸笔下的武林看起来无比宏大,读者又怎能不爱呢?

-1 阅读: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