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五十八分,登登登的脚步声从门外传进来,住在楼上的女人下班回来了。
她的咳嗽声弄醒了楼道的声控灯,她的高跟鞋一级一级朝上走去。
我坐回床上,在这之前我关了电脑。
我以后要适应用手机敲文章了。
为了让手机尽量撑满双手,我从书柜顶翻出手机盒,一个自从手机到手以来从未使用过、四年前的手机壳静静躺在里面。
我用厚厚的官方造手机壳包住手机,发灰色的胶质边框又打消了一些写文章的严肃感。
写文章,最好不要太严肃了吧,叠几个枕头,半倚在床头,夜深人静,最惬意。
过去用电脑写文章还是太古板了,与其看着电脑昏昏欲睡或皱紧眉头,不如主动求变吧。
手机,可真是伟大的发明,在生活中,必须得接触一些并不严肃的东西,不能老是严阵以待。
也许,手机打出来的文章会更适合手机阅读呢,会有「机打文章」的特殊气味吧。
那么,今天先写一些不严肃的话题活活手指吧。
关于学习与快乐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大多数人一直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为这个误区提供了正反两面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学习就不是快乐的,但是你必须学,不学的话将来就会过得很差。」
第二种观点,「真正的学习都是快乐的,你读书不快乐,证明那不是你热爱的事,不快乐地学那就学不好。」
我过去,就在这两种观念之间摇摆,说应试教育摧残人性,妨碍个体的进步,消灭个性的发展,拖延社会的进程……然后时不时寻找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我不用学课本知识,就写东西就行了,最后就一个结论,学历(对我)无用。
所以对于学习课本知识就很抗拒,怎么着也得「消极怠工」,就是要么一二三木头人去神游,要么就直接梦游。
——从小衣食无忧的孩子,这么想也很正常。
没有什么争抢资源的意识。
有一点儿小挫折就撂挑子,还美其名曰,「因为我不喜欢。」
要是有喜欢的东西,我当然可以,也自然会做得很好,所以,上学上课就是浪费时间。——和我年龄相近的一些独生子女,应该都曾有类似的想法。
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
我认为我的意识进化,是在我写了摄影文章,并且有几篇数据尚好,然后去买相关的摄影书籍的一刻,顿悟的。
那是我真真正正,因为自觉需要补充某些知识,随即自己去挑选所需资料的一个举动。
是顺其自然地就要去钻研。
是要填补自己,是自觉知识量的缺漏,是身体的需要,不得不补充,否则无法满足对自我素质的要求,是必须做,这跟快乐没多大关系。
拿到书之后,自己就会从中筛选自己目前的知识缺口,去完善自己,进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再一点点从书中查找。
从这一经验中,我就明白了,其实学习哪用得着老去跟快乐挂钩呢?
凭据「我做这事快乐不快乐」去择业、采取行动,那不跟不抽鞭子不走路一样愚蠢吗?
因为有「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好工作」的顾虑而学习,不也仍然是一种盲动嘛。
相较之下,一头驴子盯着吊在脑袋前的萝卜朝前走都更有上进意识。
当然啦,多数人还是比驴子强一些的。没有骂人的意思。
想一想,哪个成功人士的大成就是因为他只想着挣钱而做成的?
说实在的,成就感和快乐那是两回事。
想获得快乐,那最直接的途径是去赌博,而不是去做事。
《青瓷》里的徐艺,就不是为了成就感去做事,他就是很典型的为了得到快乐去做事,他把做生意视作赌博,就已经揭露了他行为的本质。
所以他一定贪婪,一定不择手段,左达在死之前,左达体内的赌博之鬼就借由二人的赌博行为附身了徐艺。
那么,以此为鉴,我们能怎么做呢?
我有一个心法,请反复念诵。
做事是你这个人的需要,你不是因为要获得快乐而去做事,而只是因为你要做事,所以去做事。
至于要如何找到你要做的事,关于这个方法,我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