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名字一下子占据了网络的头条,而导火索竟是一件围绕电视剧《漂白》的抄袭事件。
如果你一直关注南方都市报,对王猛这个人肯定不陌生。
他是位资深的媒体记者,擅长调查报道。
而这次他重返公众视野,是因为和《漂白》的编剧陈枰之间的一场版权纠纷。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月20日,那天王猛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直接指控电视剧《漂白》涉嫌抄袭他在2012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
王猛指出,电视剧不仅名字和他当年报道的标题一模一样,剧中的许多情节和描述也和他的报道高度相似。
最令王猛愤怒的是,剧方从未和他或南方都市报联系过,甚至宣传材料里也没有任何原作出处的提及。
这篇指责文章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关注事件的进展。
显然,陈枰不会对抄袭的指控坐视不理。
1月21日下午1点,她发布了第一份声明,详细叙述了她在2016年接触到“杨树彬团伙911杀人碎尸案”的过程,并受制片人邀请创作电影剧本。
她强调,所有与案件相关的采访和案头工作都有记录和证据支持,并表示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这份声明并没有平息王猛的疑虑和愤怒。
接着,1月21日下午5点左右,陈枰再发第二份声明,进一步反驳王猛的指控。
她坚称,王猛所述内容属于公有领域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权保护。
这些所谓的雷同并不足以构成法律上的抄袭,不符合“接触+实质性相似”的侵权要件。
这番坚定的反驳依旧没能结束争论。
就在大家忙着消化这些信息的时候,1月22日,一个叫呼和巴特尔的自称制片人也站了出来,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揭露了《漂白》的内幕。
在对《正在新闻》的一次采访中,他直指很多电视剧中的情节来源于他亲口讲述给陈枰的故事,而陈枰在改编过程中未得到他的许可。
呼和巴特尔和王猛一样认为陈枰的大量实地采访并不真实,许多内容其实是直接采自王猛的调查报道和他的口述。
随着各方爆料不断,电视剧《漂白》官方也在1月22日晚发布了声明,声明强调根据合同规定,陈枰本人应负责保证原著小说及剧本内容的合法合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
如果因此产生争议和纠纷,编剧陈枰将承担相应责任。
这似乎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了陈枰身上,使得事情的背景越发复杂和扑朔迷离。
事情发展到1月23日,陈枰发布第三份声明,再次强调“漂白”一词并非王猛首创,且反复强调自己行为合法合规。
她还告诫王猛不要借此事炒作《漂白》的热度。
同时,《漂白》的总制片人马女士也发声,表示电视剧《漂白》是根据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改编,小说也是陈枰所写,剧组拥有完整的版权链条。
尽管他们积极处理和沟通此事,马女士表示不便再做更多回应。
这个时候,电视剧《漂白》的营销方式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剧方将四位反派角色包装成“肉联厂F4”的宣传手段,通过社交媒体大肆推广,许多网友模仿并晒出相同拍照姿势,获得大量点赞。
这种营销手段显然挑战了公众的底线,特别是对受害者亲属来说是一种二次伤害。
再次加上演员王佳佳在网络上的一些不当言论,更引发了公众的不满,使得事件更加复杂化。
虽然王佳佳删除了相关帖子,但电视剧《漂白》的营销策略依然遭到质疑。
在舆论持续发酵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开启了法务应对程序,这场抄袭风波的最终走向依然扑朔迷离,令人拭目以待。
从整个事件来看,这场关于电视剧《漂白》的抄袭风波,不仅涉及法律和版权问题,还引发了公众对于影视作品原创性和尊重原作的广泛讨论。
在这次风波中,不同的声音彼此碰撞,不仅有关于创作和改编的争议,还有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情感的关注。
最终,公众希望看到一个真实且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局,并期待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在影视创作领域中推动更多尊重和保护原创作品的氛围。
正如王猛所希望的,这场抄袭风波或许能够唤起社会对原创和版权的重新认识,让更多创作者能够安心创作,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至于事件的最终结果,网络舆论的注意力依然未减,我们将继续关注其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