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小学生,曾因一脸“官相”而走红,如今状态却令人泯然

浩晔来看趣事 2025-04-22 21:36:56

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黄艺博,这个曾经被人看作“天才”到最后却变成了“泯然众人矣”。

回顾黄艺博的人生,他完全能够选择自我人生,有着更好的发展,最终却沉迷在自己的“官途”中无法自拔。

这样的孩子,结局也早已经注定。

只是我们不得不说揠苗助长并不是为孩子好,反而是为孩子的人生不负责任。

对孩子讲,父母有期待无可厚非,任何父母恐怕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当孩子正处于成长期、青春期时,作为父母本应该是对孩子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有更好的独立能力和意识。

但到最后却发现本末倒置。

这是对家长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黄艺博就是这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之所以黄艺博被大家熟知,一方面是因为那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长相。

2011年,报纸上那张四四方方,双手插兜的,肩带五条杠,面带微笑,整张脸上洋溢着正气和官相的孩子火了。

这张脸十分有辨识度,甚至说这几乎就是一张“官相脸”。

其实这张照片算是父母无意识的举动,只是随手拍下来儿子的照片,没想到却收到了“奇效”。

那时候黄艺博13岁,和其他孩子不同,虽然年龄尚小,但却十分显成熟,最重要的是这份长相看起来真的很像前途无量的“大官”。

因此也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讨论。

再配上他撰写发表的文章,黄艺博很快被大家熟知,不少人纷纷感叹“这孩子简直就是天生做官的”。

的确,在黄艺博发表的文章中,的确很有水平指出来的问题很犀利也很有见解,如果他能好好学习,未来想要从政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从他发表的文章中看他对时事政治的敏锐点还是十分充足的。

只可惜现实中的他并没有把握住“重点”更忘记了“量变转变为质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和变化。

到最后我们认为前途光明的孩子黄艺博连个普通的二本大学都没能考上,更别说走上官场,沦落到平凡的普通人。

“当官”也不过成了一种奢望。

黄艺博有着非常不错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

完全为孩子未来想要走“官场”打好基础。

这样的家庭是黄艺博的底气,他已经站到了成功的一半。

因为父亲的缘故,黄艺博本身在政治方面就存在很强的敏感度,从小和父亲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让他的政治敏感度十分敏锐。

对父亲来讲看《新闻联播》是必修课,对黄艺博来讲就是一种爱好。

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关注政治的习惯。

父亲也发现黄艺博的乐趣,于是在他看不懂的时候,或者出现更敏锐的词语时逐字分析和解释,这让黄艺博仿佛发现了新世界。

那么长此以往黄艺博也开始对政治方面有了自己的见解。

包括到后期黄艺博生活和学习中也在这些方面有了更多方面的关注,不仅如此在父亲的指导下黄艺博开始撰写公文,引导孩子的写作。

不得不说黄艺博在这方面似乎有着绝对的敏感度,自己沉浸在其中,丝毫不觉得枯燥。

这让父亲感到十分骄傲,或许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黄艺博想要“当官”。

甚至想要当大官,他享受其中的感觉。

同样的也注定了他的结局,沉浸在官瘾中无法自拔,甚至他还提前为自己当官打下“基础”比如去孤儿院,养老院等等地方。

因为在黄艺博的心中当官就是要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就是要为百姓着想。

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稿费等等都一并捐赠出去。

黄艺博的这些行为和事迹被曝光后,引来无数媒体的关注

不仅如此还专门为黄艺博撰写了头版头条用来赞扬黄艺博小小年纪的所作所为。

当时关于书写黄艺博的报道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不少其他头版头条内容。

其实这个时候黄艺博已经撰写了多篇文章并且成功被发表。

撰写文章并不稀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黄艺博撰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时事政治,很多地方都直指社会痛点,给出的建议也很有自己的主见。

一开始人们是质疑的,毕竟黄艺博年纪这么小,但是看问题却如此“深入人心”。

不过看到黄艺博父母的培养也不是不能理解。

比如黄艺博最大的“出彩”就是曾经给市长写过一封建议信,投放在市长信箱中,被发现后市长肯定了信中的内容,同时对小小年纪提出相关建议的黄艺博感到十分震惊。

遂和黄艺博约见,见面后市长首先对黄艺博信中的内容进行了考教和询问,同时还对其他问题也做出了提问。

没想到黄艺博对市长的提问没有任何怯懦,反而十分大方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且相当具有根据性。

以至于市长深深的觉得这孩子未来肯定有大作为,而且在政治上很有天赋和敏锐度。

那个时候黄艺博的学习成绩还能算得上名列前矛,市长也对黄艺博进行了肯定,得于市长的青睐和推荐,黄艺博成为了少先队副队长,也就是那“五条杠”。

随后就是彻底爆火在大家面前的黄艺博五条杠的照片。

周围人和网友们纷纷夸赞这样的黄艺博,一时间黄艺博收获了无数流量和曝光。

并且当选了全国十大佳少年。

这份流量也让黄艺博的命运发生转折,那时候谁都知道黄艺博的风采和才华,同时他的孝顺善良也被大家拍手称赞。

无疑未来只要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肯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流量是把双刃剑,黄艺博的未来发展之路开始走偏。

小学时期的黄艺博其实学习成绩十分不错,因此应对问题也是游刃有余,然而这种情况到了初中时期就有了落差。

那时候明显黄艺博的成绩开始下降,甚至无法跟上课堂老师的节奏,更是在学习内容上力不从心,此刻的黄艺博包括他的父母也没想到事情的严重性。

甚至这个时候黄艺博还在参加各种学习之外的活动,有时候甚至连学习的时间都不够。

以至于中考结束的时候,成绩一塌糊涂,因为他根本没有任何时间用来学习,更别说考个好成绩。

黄艺博的中考成绩并不出彩,或者说如果不是黄艺博的曝光和流量他甚至连重点高中都进不去,虽然成绩不好,但重点高中依旧给了黄艺博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放在谁的身上都是值得庆幸的,按理说此刻的黄艺博本应该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梦想。

然而此刻的他早已经沉浸在“做官”的迷途中,内心的“官瘾”越来越大,早已经忘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他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他不操心自己的成绩反而沉浸在“做官”中,比如担任学校的学生会职位等等,仿佛已经彻底迷失在其中。

这样的态度又怎么可能考上好的大学?

妄想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还是妄想继续凭借曝光拿到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高考前夕黄艺博终于害怕也终于紧张,只可惜一切早已经来不及,几次努力的机会就这样被他白白放过。

到最后的高考成绩也不过只够一所民办大学的学校。

他也逐渐消失在大众面前,甚至不少人为他的人生感到唏嘘,

到最后一心想做官的黄艺博终究变成了痴心妄想。

如今也变成了一名普通职员过上安稳的生活。

其实回顾黄艺博的人生,就会发现其中少不了父母的“揠苗助长”,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习,父母却只看到了流量和曝光。

对孩子来讲,他只能按照父母计划的道路一步步走。

或许也是看到如今儿子饱受流量的曝光,父亲终于承认黄艺博很多文章都是他润笔而来,如果背后没有父母的推手或许黄艺博不会过于“曝光”。

可是真相是用什么换来的呢?

用黄艺博的人生,或许如果没有这些曝光和揠苗助长,黄艺博真的又可能实现自己“官梦”。

然而一切悔之晚矣。

不过如今黄艺博经历了无数跌宕起伏后也终于回归了自己平淡的生活。

只是我们无论是谁都应该知道“遵循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管是天才还是后期努力,自视过高到最后影响的只有自己,作为父母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成长,引导孩子向上,而不是沉寂在某种洋洋得意无法自拔。

梦想成为国家栋梁无可厚非,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但前提是提升自己才有未来,不是吗?

信息来源:

长江日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西藏网 黄艺博个人百科

长江日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西藏网

黄艺博个人百科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浩晔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