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宇滑倒的那个瞬间,电视转播镜头很狡猾地切给了替补席上的塞尔吉尼奥。这位顶着归化球员光环的中场大将,正在往腿上缠热身用的绷带,脸上的表情像是刚看完一部荒诞剧。十六分钟后,当对方球员第二次把球送进中国队球门时,转播方故技重施。
这次镜头里塞尔吉尼奥已经脱掉外套,但教练组还在研究战术板,仿佛在计算比赛还剩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填坑。这种黑色幽默般的画面切换,完美诠释了这场比赛中国队战术部署的荒谬之处。单后腰战术在现代足球里就像独轮车走钢丝,玩得好叫艺术,玩砸了就是杂技事故。伊万科维奇偏偏选择了最冒险的玩法,让黄政宇一个人扛起整个中场防守。结果开场不到半小时,后防线就被打成了筛子。
这让人想起小时候玩的打地鼠游戏,只不过这次中国队扮演的是地洞里的那个倒霉蛋。那位后来替补登场的归化球员确实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功力。他在四十分钟里传出了三次威胁球,几乎以一己之力盘活了中场。但足球比赛不是打麻将,不能指望总是摸到绝张。当比分牌已经显示零比二的时候,这种亡羊补牢的表演更像是给球迷的安慰奖。说到归化球员,足协这步棋下得实在耐人寻味。
花大价钱请来的外援,关键时刻却坐在替补席上当看客。这操作好比买了个智能马桶,关键时刻还得自己动手冲水。塞尔吉尼奥上场后的表现证明他完全具备首发实力,但教练组似乎更享受这种绝地求生的刺激感。伤病和停赛确实给排兵布阵带来困难,但这不能完全解释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比赛中如此托大。韩鹏飞那次冒失的上抢,黄政宇狼狈的滑倒,都暴露了球员在高压下的技术变形。这些画面反复提醒我们,中国足球的人才储备浅得像是小区的喷水池。
现在算分出线形势已经像是在做奥数题。就算后面两场全胜,还得看别人脸色。最讽刺的是,我们还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对手已经在研究淘汰赛的战术了。印尼队早就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腩,上次交手时就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巴林队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他们的防守反击能让任何强队头疼。归化政策本应是短期止痛药,现在却被当成了长期饭票。
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欠账,不是买几个外援就能糊弄过去的。联赛里关键位置都被外援占据,本土球员得不到锻炼,到了国家队自然手忙脚乱。这就好比平时考试都找人代笔,高考时才发现自己连名字都写不利索。教练组的固执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驴子笑话——明明知道前面是悬崖,还要坚持走直线。球迷们在场边喊破喉咙,电视前的观众急得跳脚,但战术板上的单后腰阵型就是雷打不动。
直到被对手打懵了,才想起替补席上还坐着个能改变局势的球员。转播镜头捕捉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当下半场中国队终于打出几次像样进攻时,场边的教练组表情反而更凝重了。这或许说明他们心里也清楚,眼前的短暂优势不过是回光返照。足球场上最痛苦的不是惨败,而是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它发生。足协这些年没少折腾,从洋帅到土帅,从金元足球到归化政策,花样百出却收效甚微。每次失败后都会掀起一阵反思浪潮,等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的还是那些老问题。
青训体系像是个永远装不满的漏斗,投入再多的苗子也看不到成材的那天。联赛和国足的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俱乐部为了成绩拼命买外援,国家队为了成绩拼命搞集训。两边相互埋怨,球迷看得心累。这场景特别像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深水区互相拉扯,结果就是一起往下沉。球迷是最可爱的群体,明明每次都被伤透心,下次还是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
这次在杭州,看台上依然坐满了穿着红色球衣的观众。他们的助威声从开场时的震耳欲聋,到后来的稀稀拉拉,最后变成无奈的叹息。这种忠诚,不知道该说是感人还是心酸。转播结束前,镜头扫过球员退场的背影。有人低着头快步离开,有人还站在原地发呆。看台上有个小男孩死死拽着围栏不肯走,他手里的国旗在夜风中轻轻摆动。这个画面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明知道希望渺茫,我们还是放不下中国足球。足球场的记分牌可以清零,但历史的欠账总要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