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即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因病猝死于盛京后宫,终年52岁,谥号太宗皇帝。皇太极驾崩之后,像他的父汗努尔哈赤一般,并没有留下谁来当继承人的遗命。一时间,群龙无首,所有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都在蠢蠢欲动着。
皇太极
其中最占据优势的人就是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大儿子肃亲王豪格了。多尔衮更为甚之,他自己是镶白旗旗主,掌握着一旗的兵力;而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多铎是正白旗旗主,又掌握着一旗的兵马。同时他又获得了礼亲王代善和正蓝旗固山额真何洛会的支持。也就是说,满清八旗子弟兵,他多尔衮已经得到了两白、两红、正蓝共五个旗的支持。他对自己登基当皇帝的事情已经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了。反观肃亲王豪格,他自己手中没有兵马,只有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态度暧昧,若即若离的站在了他这一方。不过豪格还得到了朝中文武大臣的支持,毕竟他是皇太极最大的儿子,身上又战功无数,深得这些备受皇太极恩泽的臣子们的喜欢。但是到了最后却没有这两个最有优势的人什么事了,反而是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当了皇帝,成了顺治帝。因为在这里边有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当时只有皇太极生前亲自掌管的两黄旗兵马驻守在盛京周边,守卫着禁宫。其他六旗兵马全都在外地驻守,一时间也进不了京,何况兵马一动,必定会引起旁人的注意。身为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又在庄妃的建议下颁布了法令,加盖皇太极金印,其中要求到"各旗兵马,都应驻扎原地,一律不准私自调动,以保大清安宁。”这一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先不说谁先动就是犯了大不敬的罪名,可能得到天下人共同的讨伐。只说眼下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两黄旗的控制下这一点,就没人敢任意而为。
这个时候,至关重要的就是这没有了旗主的两黄旗的态度了。若是多尔衮能争取到两黄旗的支持,那么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登基做皇帝了。若是豪格能得到两黄旗的支持,那么他就有了和这个小他三岁的叔王一争的资格,运用得当的话甚至可以战胜多尔衮,从而继承大统。史料告诉我们,当时两黄旗确实是站在了大阿哥豪格这一方,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又是因为什么豪格在得到了两黄旗支持的情况下也还是与皇位失之交臂了呢?
镶黄旗固山额真图尔格,性情粗广而豪爽,深得皇太极的喜爱。他本来是镶白旗的护军统领,在崇德四年(即公元1639年),他和多尔衮一母同胞的亲哥哥阿济格共同统率着一支部队与明朝锦州总兵祖大寿战于锦州前线。图尔格率领着前队,当作了先锋部队,在他攻破城门后,阿济格率领的增援部队却是迟迟不到,使得图尔格陷入了祖大寿的重重包围之中。最后他身负重伤,还是被亲兵冒死抬回了大营,他率领的前锋部队更是损失了十之七八。事后,阿济格死不承认,主帅多尔衮心存偏袒,不问青红皂白的撤掉了图尔格护军统领的职务,让他成了大头兵。后来,有人上报皇太极,皇太极弄清了是非曲直,下令处罚了阿济格,还让图尔格担任了镶黄旗的固山额真,一举使他成为了直接对两黄旗旗主皇太极负责的镶黄旗主将。也因此,他对多尔衮的仇恨是刻骨的,而对皇太极的感激是深沉的。图尔格仅仅是一个代表,两黄旗的其他将领谭泰、图赖、鳌拜等都或多或少的承受过皇太极的恩泽,对皇太极同样怀有感激与崇拜,忠心无比的。他们都是向着皇太极的,要尽全力把皇位留在皇太极这一脉。还有一直以来对他们嘘寒问暖的皇后娘娘,事无巨细地关心着他们。 在他们的心中,皇后就是一个不问朝政而又关心他们的南海菩萨。但是在皇太极驾崩后,诸王贝勒和各大将领第一次在凤凰楼上召开会议时,阿济格和多铎竟然要求皇后和妃嫔们殉葬,粗鄙不堪的阿济格竟然敢出言辱骂皇后。这一莽撞的行为,无疑激怒了两黄旗的将领们。而只有肃亲王豪格拍案而起,严词指责了阿济格和多铎。这在两黄旗将领的心里,豪格又加了不少分。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从小便与豪格相熟,一同追随在皇太极左右,立下赫赫战功,与豪格关系极好。而睿亲王多尔衮,与生俱来的专横脾气,阴险的心计,让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感到不寒而栗。时任启心郎的索尼更是说道:“若是多尔衮登上皇位,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事都明白,什么事都专断的暴君。而这样的暴君比那些平庸的暴君更难伺候啊!”两黄旗将领在经过秘密会谈后,得出了一致的观点“帝有长子,当承大统”。
因此,出现了在皇太极的梓宫前的那一幕。在诸王贝勒和文武百官们又一次为谁来继承皇位的事情争吵起来的时候,两黄旗将领悄悄的带兵包围了大殿。他们要用两黄旗的精锐兵马,力保豪格上位!但是豪格这个人又属于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明明自己占据了优势,却还是把握不好言辞,被睿亲王多尔衮逼得哑口无言。但是这个时候多尔衮也不敢硬是要求自己继承皇位了,因为大殿外两黄旗的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冲进来。聪慧机敏的多尔衮在权衡利弊之后,想到了年幼的福临。一是因为福临年纪尚小,距离亲政还有好久,在这期间,他多尔衮可以做好多事情。在他看来,废而自立,也没有多么困难。二是因为自己和庄妃的暧昧关系,使得朝政的权力更易把握到自己手里。而两黄旗的将领毕竟是臣子,对于谁当皇帝,他们还真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他们只要知道效忠于爱新觉罗氏,效忠于皇太极就行了。这样,采纳多尔衮的意见,让皇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不会用手中的兵马引起内乱,皇位又继承在了皇太极一脉。能得到这样的结果,两黄旗将领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也就默认了。只是可怜了豪格,空欢喜了一场。
但是后来事情并没有随着多尔衮的想法而发展,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孝庄皇太后是同样的聪慧无比,一点一点的把他的如意算盘打破。直到多尔衮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如愿的当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