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张伟 摄.
牡丹江市城区一景 张春祥 摄
中国雪乡 )王金成 摄
横道河子镇 张春祥 摄
牡丹广场 刘鑫 摄
牡丹花 王金成 摄
牡丹花 王金成 摄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草木蔓发,春花自南向北渐次蔓延盛开,牡丹江,这个坐落东北,有着万年火山、千年古城、百年口岸的英雄城市,处处涌动着浓浓春意。
牡丹江虽有“牡丹”之名,却非牡丹花原生之地,而是以江流为笔、冰雪为墨,在塞北沃土上书写着“名非牡丹,魂系国色”的传奇,织就了独特的文化经纬。
东北牡丹江 雪原英雄多
牡丹江之名,源自清代满语“穆丹乌拉”的音转,意为“弯弯曲曲的江”。江流九曲似牡丹层叠绽放的华贵气韵,冰封期长达5个月的凛冽天地,让牡丹江这座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仅以其自然风光和冰雪旅游闻名遐迩,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牡丹江有林海雪原,是杨子荣战斗过的地方;还有乌斯浑河,是八位抗日女战士英勇投江之地。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在此展开“雪原剿匪”,以杨子荣孤身智取威虎山匪首“座山雕”的传奇闻名。这片区域覆盖张广才岭、威虎山等险峻山林,冬季积雪深厚、林海苍茫。作家曲波据此创作小说《林海雪原》,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智取威虎山”更被改编为京剧、电影,成为红色经典。
在牡丹江市牡丹广场,巨型牡丹花雕塑金光璀璨,将“国色”铸刻在北国边陲,代表着人们对牡丹的尊崇与热爱,见证着这座城市与牡丹花的深厚渊源。眼下,牡丹江渐入花期,各大公园、各个景点、漫山遍野,牡丹花、连翘、杏花、梨花、杜鹃花、丁香花等姹紫嫣红将如期开放,斑斓花瓣似水墨点染的宣纸,与苍翠松柏相映,清雅中透出野趣。微风吹过,花枝轻颤,恍若积雪初融时的一抹柔情。
镜泊湖奇观 雪乡童话梦
再过几天,镜泊湖景区熔岩台地将是杏花观赏的最优之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黑色熔岩台地上盛放的淡粉色花朵,每一朵都讲述着生命的奇迹。
今年春夏,镜泊湖将以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馈赠,为中外游客呈上一场“历史与山水共舞”的文旅盛宴,展示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奇迹水域镜泊湖。作为世界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正在书写“冰火两重天”的自然史诗。
四月的镜泊湖畔,正午时分,阳光刺穿吊水楼瀑布40米水帘,彩虹跃入黑龙潭,与“中国悬崖跳水第一人”狄焕然的纵身一跃,定格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力与美。冬日,镜泊冰瀑、冬季捕鱼者凿出的鳌花鱼跃出水面即成冰雕——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目的地城市的华彩,亦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当代注解。
从镜泊湖冬日的蓝冰秘境向北驱车180公里,年积雪期7个月、最厚达2米的中国雪乡正在用白雪塑造着另一种形态的“牡丹绽放”。
当夜幕降临,“雪蘑菇”屋点亮灯笼,雪乡变得五彩斑斓,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暮色中的雪韵大街千盏灯笼映照雕花窗棂,铁锅炖香气四溢,马拉爬犁伴着清脆的铃铛声在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恰似一幅在雪地上铺陈的灵动水墨画。
当雪乡的炊烟化作云霞,百年油画小镇——横道河子镇的俄式建筑群见证着另一种文明交融,走进这里,就像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作为“被火车拉来的小镇”,中东铁路穿镇而过。全木制的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横道河子机车库,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岁月的沉淀。
边疆振兴路 北国发展图
从“冷资源”到“热经济”,这座边城正将“各美其美”的答卷,写入“美美与共”的时代长卷。今日牡丹江,在高铁穿越林海雪原的呼啸声中,在自贸区照亮国门的灯火里,海林市猴头菇产业集群、东宁市黑木耳产业链、寒地蔬菜水果大棚……共同编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的实践图谱。
“尽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当新时代的春潮漫过雪城大地,牡丹江人民正以“敢闯”的胆魄、“善融”的智慧,在东北振兴的春天里笃行不怠。
牡丹江的浪漫,是牡丹峰上金黄色的冰凌花顶冰而出发出的第一缕春信;牡丹江的气度,是在镜泊湖吞吐日月星河的万顷碧波;牡丹江的温度,是在雪乡木屋里那壶永远温着的蓝莓酒……
这里是牡丹江,让诗意与率性共生、让雪花与繁花同艳的北国秘境,正等待世界聆听她花开的声音。
牡丹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艾俊良 肖宝平 王艳梅
牡丹诗
宋·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牡丹江文旅
NO.1 中国雪乡
雪乡位于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施业区内,因贝加尔湖冷空气与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繁交汇,以及山高林密的小气候影响,造就了这里“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小气候特点,每年从10月起,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厚度可达2米。景区项目包括滑雪场、雪乡剧场、狗拉爬犁、马拉雪橇等。
NO.2 镜泊湖
镜泊湖是因五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面海拔350米,全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平均水深40米。景区主要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拥有奇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是一个集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还具有科研价值和文化意义。
NO.3 横道河子镇
横道河子始建于1897年,因中东铁路在此设站而渐渐发展起来的小镇。小镇虽然不大,但处处透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如今,小镇仍保有256栋俄式风格建筑,其中国家级保护建筑6处,市级保护建筑104栋,均与火车站息息相关。
横道河子旅游资源丰富,是中东铁路沿线俄式建筑遗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小镇,同时也是《闯关东》《悬崖之上》等300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全镇共有中东铁路机车博物馆、俄罗斯老街等独立人文景点景观11处;佛手山、威虎山、石林等自然景点景观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建筑104处;俄式木屋群、大白楼等国家级保护建筑单位6处。
牡丹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艾俊良 肖宝平 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