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五环无人驾驶被约谈,小插曲背后的大时代

maomaobear 2017-07-06 14:23:34

7月5日,百度AI大会召开,各方媒体云集,这本来是百度展示技术与商业前景的良机,百度的DuerOS和Apollo大放异彩的时候。不过有个小插曲搅局。

在AI大会上,李彦宏乘坐一辆装载了百度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驾驶者手不碰方向盘通过五环路抵达现场,而眼尖的参会者这辆车在变道的时候压实线违反交规了,此外,无人驾驶车辆直接上路是否符合交规也存在疑问。

于是,有好事者打了122,而北京交警部门也约谈了百度公司。

其实,百度很早就在道路上测试过无人驾驶,也与多地政府有过合作,这次乌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小插曲背后隐藏的确是百度的大时代。

一、百度进军无人驾驶意欲何为?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618电商的热潮,关于京东市值即将超越百度的话题一直在各个科技媒体出现,百度的发展潜力被质疑。

其实,百度自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一直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多元化的APP,百度在PC互联网时代唯一的搜索引擎入口优势没有了,市场面临着分流。

最近几年,随着今日头条的崛起,新闻类推送类APP直接内容推送到用户面前,用户主动搜索的行为被挤占,这意味着眼球经济被分流了。

而与眼球经济一起分流的就是百度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虽然百度搜索的广告转化率依然远远高于推送的广告,但是客户公关费,广告费的盘子就这么大,有人分走一块蛋糕,百度的蛋糕自然就小了。

所以,百度需要搜索与广告之外新的增长点。

从2014年开始,百度就在人工智能上连续多年投入巨资,聘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投入规模庞大的硬件,在研发上也达到了高水平。但是这些研发迟迟未能转化成效益。

随着,陆奇的加入,百度终于要把积累多年的AI研究成果变现了,这次百度AI大会推出的DuerOS和Apollo就是当前阶段变现的两个抓手。

百度的DuerOS是基于语音识别的,百度在语音识别,特别是中文语音语义识别上有世界第一流水平,MIT评选2016年十大科技的时候,百度语音识别是中国唯一的一项成就。这个识别率甚至超过人类。

百度把DuerOS提供给家电企业,用自然语言替代各种遥控器,同时提供交互信息,这对家电的体验是革命性的,而DuerOS的软硬件是直接可以变现的。、

现在一台家电大约几千块,DuerOS作为一个模块,最多不过百元级别的销售额,这对百度来说并不过瘾。

于是,Apollo就开始登场,百度做无人驾驶,并且开放Apollo给汽车产业,是准备做无人驾驶时代的微软、谷歌。

不出意外,未来几十年,每一辆汽车都会带有或高或低的无人驾驶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是汽车厂商自己开发,可以是外购合作。

百度的野心是做无人驾驶汽车的Windows、安卓,如同现在大部分手机都用安卓系统一样,百度希望未来大部分汽车都用百度的无人驾驶系统,一辆汽车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几百万不等,而这套系统至少可以是千元、万元级别的受益。

而这套系统成为基础以后,所有汽车上面的应用都要基于这套系统,这个入口的意义甚至比手机入口更强大,背后的效益更加难以估量。

如果百度这个计划成功,那么现在看起来很庞大的搜索业务就只会成为一个部门,百度的体量也会翻上数倍,重新领军中国互联网企业也未可知,这是百度的如意算盘。

二、百度无人驾驶到了什么水平?

无人驾驶现在分类很多,不同的机构把无人驾驶分成了不同的阶段。通常的分发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驾驶员辅助,驾驶员辅助系统能为驾驶员在驾驶时提供必要的信息采集,在关键时候,给予清晰的、精确的警告,相关技术有:车道偏离警告(LDW),正面碰撞警告(FCW)和盲区报警系统。

、第二阶段是半自动驾驶,驾驶员在得到警告后,仍然没能做出相应措施时,半自动系统能让在汽车自动做出相应反应。相关技术有:紧急自动刹车(AEB),紧急车道辅助(ELA)。

第三阶段是高度自动驾驶。该系统能在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让汽车提供长时间或短时间的自动控制行驶,这个阶段目前还比较初级。

第四阶段:完全自动驾驶,在无需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汽车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意味着驾驶员可以在车上从事其他活动,如上网办公、娱乐或者休息。

百度的L3和L4阶段一直是并行的,目前难度比较高的是L4阶段,完全无人驾驶不仅仅是人工智能需求高,还有一个硬件成本高达的问题。

L4阶段的无人驾驶需要多线激光雷达做传感器,目前这个东西还是天价,几十万一个的东西即使是宾利也嫌贵。随意L4阶段虽然一直在研发,但是距离实用尚有一定距离。

所以,百度目前在推的还是L3阶段的东西,这个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是同一个级别的东西。驾驶员监控状态下的无人驾驶。

相比同级别的特斯拉,百度无人驾驶是有优势的。

首先,百度手里已经掌握了中国很多地区的高精度3D地图,厘米级别的高精度3D地图与高精度GPS结合起来,对于无人驾驶很重要,在L4级别的无人驾驶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美国通用采集过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高精度3D地图,而中国的地图,百度是独家的。

此外,百度还有一流的图像识别技术,百度的图像识别两年前就在国际上排名前列,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对于依靠摄像头采集信息的L3阶段无人驾驶也很有用。

百度的深度学习研发很久,在无人驾驶上,百度搭建了模拟平台,通过自我学习提升无人驾驶的水平,这个与AlphaGO学围棋是一样的。

所谓,变道压实线这种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交规没有做到试验车辆上面去很正常。百度的技术对于大部分车企都有吸引力,所以,百度的Apollo计划才有那么多厂商捧场。

三、方向正确,道路曲折

前不久,百度和德国大陆、博世合作,在中国总理和德国总理见证下签字。百度还一直与nVIDIA,Intel又不错的合作关系。

百度实现无人驾驶的道路是正确的,开放部分软件算法,与nVIDA,Intel合作,上游出硬件,自己出软件算法出数据,下游大陆、博世把软硬件集成做成方案,然后利用大陆博世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把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装车实用。

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而且百度这里还隐藏了一手。厂商用了百度的方案,就意味着装车的数据也归百度所有,特斯拉依靠它可怜的几万车主收集数据,提升策略。

而百度的计划成功,则意味着百万,千万的车主都给百度提供大数据,百度用这些大数据深度学习,无人驾驶水平很快就会让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等到多线激光雷达价格下来,进入L4阶段,也就没有什么企业能和百度的无人驾驶竞争了。

百度的理想非常丰满。

当然,真正执行起来,上游的nVIDIA,Intel,下游的博世,大陆,再下游的汽车厂商能否和预想的那么容易合作,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百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能不能到达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变数。

0 阅读:0

maomaobear

简介:技术偏执狂,深度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