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困太空宇航员归来!中国飞船着陆瞬间冒火花,美国为何不会

吟古今张清风 2025-03-19 19:10:48

文 | 招财小羊

编辑 | 招财小羊

好消息,被网友调侃为“玄冥二老”的两位宇航员终于回来了!

坏消息,整整多加了9个多月班后,两人的平均月薪还不到130美元!

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龙”飞船载着四位美国宇航员正式在佛罗里达州海域溅落。

而其中就包括被迫加班大半年的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

NASA官方对其出舱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两人的状况都不太好!

出发时,两人一个体型圆滚滚,一个脸型接近方型。

9个月后再回来后,一个瘦身成功,一个则变成了锥子脸。

而相比于之前一些美国宇航员自己走出舱门,这一次,这两位应该已经忘记了走路的感觉。

整个出舱的过程是被人搀扶着最终顺利坐到轮椅上,但看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

根据NASA的报道称,两人的状态完好,身体没有问题。

但实际早在回来2个多月前,女航天员威廉姆斯就曾表示身体出现问题:

“我现在一直在找走路的感觉,在太空我没走没坐下,也没躺下!”

而在两人归来之后,很多问题也再次被摆到了台面之上。

比如两人会得到多少补偿,两人真的单纯因为技术故障被迫遗留吗?

而很多中国网友更关心的是,为什么美国飞船着陆不会冒火花?难道是中国技不如人?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官方就给出了答案!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航天报】【极目新闻】【封面新闻】【央广网】【红星新闻】【光明网】【环球时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中美飞船降落有区别,双方各具优势

一般而言,无论是中国飞船还是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飞船的返回地球的大致过程都大差不差。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飞船调整自己的姿态,然后慢慢脱离轨道。

随后再次调整姿态,各个舱段再次进行位置变换,最终依靠推进舱的发动机先降低速度。

然后再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速度冲入大气层,经过一段黑障区后,其高度不断下降。

当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再次打开降落伞进行降速,下一步就是成功着陆。

而中美两国最大的区别就是选择的着陆方式并不一样!

曾在2013年《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就详细解释了各国在选择着陆方式时的不同。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通常而言宇宙飞船着陆十分有讲究,不仅要方便着陆,并且场地必须开阔,而且天气状况也要好。

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俄罗斯,两者的土地面积都相当广阔,并且有很多人烟稀少的草原。

所以中俄选择的都是地面着陆的方式,但美国则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选择了在海上着陆。

当飞船在地面上进行着陆时,因为需要再一次降低速度,除了要打开降落伞,还需要进行反推。

借助反推的力量从而将整个飞船的着陆速度降低至最低,确保宇航员的安全。

但又因为反推发动机的推力也是巨大的,所以在快要降落的瞬间,就会火光四溅,仿佛爆炸一般。

不过在那之后飞船也就安全着陆,宇航员就能成功出来。

而对于美国的飞船而言,他们在海上着陆时,海面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缓冲体去降低速度。

所以在飞船制造上,他们并不需要所谓的反推装置,所以自然没有火星四射。

而相比之下,他们使用的技术比我们要简单的多。

不过对于整个飞船的防水以及回收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之前美国飞船在降落时突变就导致了整个海上回收工作的延迟,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当然,对比之下,并不能说两者的降落方式更好,只能说各有优势。

而除此之外,在飞船降落伞的设置上,两国也有一些区别。

中国一般采用一个主伞,其后还有减速伞引导伞等,并且是逐级进行打开。

但美国则是采用多级降落伞,多个伞被同时打开最终降落到海面上。

不管怎么说,这两名宇航员也总算成功从太空中回归地球,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等到两人看到这9个月的加班补偿,不少人都哭笑不得!

2、加班286天身心受影响,加班费为8291元人民币

“下次估计这两个人再也不想去了!”“这可真的是辛苦钱啊!”

根据外媒的相关报道,NASA需要向这两人支付一定的“加班”费用。

但事实上,在美国宇航员并不存在所谓的“加班费用”。

一位美宇航员表示,如果非要说需要支付报酬,只能是一定的杂费。

并且这位宇航员称,除了正常的薪资,多待的时间里产生的杂费在一天4美元。

而仔细一算这两位宇航员在上面整整待了286天,算下来一共为1148美元。

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其实也只有8000元多一点,这与他们正常的薪资差得很远。

所以很多国外网友看了也感到震惊,有些同情两人但也觉得莫名好笑。

当然,对比这些补偿而言,最应该关心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身体状况。

从出舱当时的状态来看,两人的精神状态还没那么糟糕,除了变瘦外形也还好。

但是在心理上,到底会不会产生阴影等消极影响,这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从两人的年龄上来看,还是非常令人担忧!

女宇航员出发的时候是58岁,但自己的生日是在太空度过,所以回来后已经59岁。

另外一名男宇航员出发的时候就已经60多岁,虽然经验丰富,但身体上恐怕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在此前的采访中,虽然两人的回应一直都是状态良好,但也曾隐约表达过在太空受到限制。

并且肌肉和骨骼的流失也是一件很难对抗的事情,目前两人已经开始接受相应的检查。

随后就会被送到宇航员专门的康复地方,然后与家人们进行团聚。

而目前关于两人被滞留在太空中的原因也有了新的说法!

3、逗留原因再被曝,不止因为技术

当初两人被滞留的消息刚被曝出时,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技术原因。

但这段时间以来,单单是根据美媒的爆料,其中的原因就没那么简单!

尤其是站队新总统特朗普的美国大亨马斯克更是直言:

“是被总统大选耽误了!这是因为政治动机!”

并且他曾经多次提出要让自己的飞船带宇航员回来,但都被前总统拒绝。

因为在当时的拜登看来,如果宇航员真的被接回来,反而更显示了特朗普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参加选举是非常不利的。

而对于马斯克如此的说法,就连那位男宇航员也曾表示:

“我只能说马斯克说的绝对是事实!”

在其回来之后,其女儿也对此表示,的确涉及很多政治因素,但并不方便透露。

而另一边的特朗普也早已对这件事情给出了的态度,他很希望两位宇航员早日回来。

并声称:

“拜登真是史上最无能的总统!”

不过更离谱的是,他竟然拿此事开玩笑,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喜欢对方,幻想两人可能会相爱!

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写在最后

看了美国两位宇航员的故事,很多人也纳闷,会不会有一天中国航天员也会有同样遭遇?

答案是“No!”

因为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科研人员早就考虑到并且准备了相应的策略!

在任何一组宇航员出发太空后,地面上都会相应的“备份”等待救援。

一旦遇见不测,这艘“备份”飞船会在最短时间内接回宇航员!

不得不说,看了中国的这个操作,真的佩服中国的航天技术!

除了以上提到的,您还知道中美两国的宇宙飞船有哪些地方不同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极目新闻】【封面新闻】【央广网】【红星新闻】【光明网】【环球时报】

0 阅读:3

吟古今张清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