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黑名单”引发中国企业强烈反应,安全威胁成制裁借口

享耳观察 2025-01-08 09:54:09

拜登在即将离任之际,再度为中美关系“埋雷”。美国五角大楼发布了更新版的“黑名单”,其中包括多家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并非军方直接参与者,却被美国列为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第1260H”名单中的一部分。尽管这一名单与制裁和出口管制无直接关联,短期内不太可能对企业造成直接的业务损害,但仍然激起了中国企业的强烈反应。

美国方面依旧以毫无依据的“国家安全威胁”为理由,将这些企业纳入黑名单,并未与相关公司进行任何沟通,也没有提供透明的程序和证据。这显然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打压,缺乏公正性。

所谓的“第1260H”名单是美国国防部最新推出的一项措施,旨在限制那些与中国军工有关的企业,禁止它们成为美国国防部的供应商。然而,这一行动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令外界对名单的合法性产生疑问。事实上,美国的做法显得像是重弹“老调”,继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中国的科技和军事领域。

美国一直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飞速发展,美国感受到了所谓的“战略威胁”。美方担心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技术标准和创新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美国采取了多种手段,诋毁中国企业,甚至曾指控它们参与间谍活动,威胁美国安全,但至今没有提供任何确凿证据来支持这些指控。

面对美国的不断施压,中国并未沉默。仅仅24小时后,北京便通过一通电话,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出警告,划定了明确的“红线”。在中美经贸牵头人的视频通话中,双方讨论了美国政府过渡期的一些安排,并同意保持积极沟通,以确保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然而,谈话很快转向了美方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尤其是美国近期对中国实施的所谓贸易调查等问题。虽然具体的谈话细节未公开,但中方的立场已经十分明确——中美之间应保持沟通,但美国的“心机”中方一清二楚。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出台了多项出口管制政策,限制关键技术和设备对中国的出口。除了军民两用技术,这些措施还涉及到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这些限制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结构,同时也激励中国加速科技创新与自主替代。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可能对中国的相关产业产生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可能反而会促使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自主创新。

中方愿意与美国继续保持沟通,促进中美贸易的发展,但也明确表态,美国的这些不公平手段让双方的贸易关系变得复杂。在此基础上,任何交易都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上。如果美国继续采取不合理的做法,中方也不会退让,必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0 阅读:26

享耳观察

简介:带你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