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像一座孤独的巨兽趴在沣东新城的荒地上,它明明已经建好了却迟迟不开门迎客,让人觉得有点可惜,毕竟这么大的场子总不能一直闲着吧。
老实说这个球场选在沣东新城还挺有道理的,这边地方大规划也不错,以后怎么发展都不会受限制。这个项目说起来还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就是中国拿到亚洲杯主办权那会儿,各个城市都想着要盖个像样的球场,西安这边也赶紧跟上了这波节奏。
球场的设计挺有意思的,远远看上去像个飞碟似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设计师说是想把古城文化和现代足球结合起来,我觉得这创意还不错,至少看着挺顺眼的。
工程队在建这个球场的时候可没少费功夫,光是打地基就用了特殊的桩基础技术,为的就是让这么大个建筑物能稳稳当当地竖在那儿。
最难搞的是那个大跨度的钢结构,听说安装的时候精度要求特别高,差一毫米都不行,工程师们用了三维建模的办法才把这事儿搞定。
草坪也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种点草就完事了,得专门配制土壤,还得做好排水系统,要不然下场雨就得歇菜。
施工的时候还得考虑各个区域怎么配合,球员更衣室、媒体区、包厢这些地方都得安排妥当,听工程师说光是协调这些活就够让人头大的。
基本的硬件设施都挺好,灯光一开特别亮堂,就是现在还没正式开放,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说实话现在去球场还真不太方便,地铁没通,公交车也少,开车去了都不知道往哪停。
周边连个像样的饭馆都没有,要是真办比赛,观众们想买点吃的喝的都找不着地方。
这些配套设施都不完善,确实影响观众的观赛体验,不过听说规划里都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现在这个球场算是全国唯一一个还没开张的亚洲杯场馆,其他地方都已经在用了。
听说陕旅集团要来运营这个球场,这倒是个好消息,毕竟人家是干旅游的,应该懂得怎么把场子运营好。
球场以后可能会成为陕西队的主场,到时候省内的球迷看球就方便多了。
不过光靠踢球可能还不够,场馆这么大,平时也得想办法利用起来。
我觉得可以搞点演唱会或者展览什么的,反正场地够大,干啥都行。
既然有这么好的场地,不如搞个足球学校,培养培养年轻球员。
球场周边的空地也可以利用起来,建几个练习场,让业余球队也能过来踢球。
要是能把场馆管理搞得更智能化一点,运营起来应该会更省事。
现在大家都讲究环保,场馆的用电用水都得琢磨着怎么省着点用。
这么大个球场放在那儿不用确实可惜,但是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
周边的配套设施迟早会跟上,到时候这边肯定会热闹起来。
说不定过几年这里就成了西安的新地标,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只要运营得好,这个投资肯定是值得的,关键是得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