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无祖国?资本有国界!
"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这句话,在2025年春天的香江两岸激起千层浪。当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执意将全球43个港口以228亿美元天价售予美国贝莱德财团时,一场关乎国运的博弈悄然拉开帷幕。

这场交易的核心筹码,是扼守太平洋与大西洋咽喉的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这两座港口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中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高达21%。2024年,巴尔博亚港装卸263万个集装箱,克里斯托瓦尔港装卸111万个标箱,均为拉美地区枢纽港口。而根据协议,美国财团将获得这两座港口至2047年的特许经营权。更令人不安的是,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台便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国务卿鲁比奥首次外访即直奔巴拿马施压。此时长和的交易,恰似给美国递上一把遏制中国的利刃。
面对汹汹舆情,香港《大公报》连续五篇社论发出警示:"莫天真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国务院港澳办两次转载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反对"经济胁迫"。但长和集团在3月4日公告后,仍以"在商言商"为由加速推进。直到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亮剑,这场价值1657亿人民币的交易才被迫按下暂停键。值得玩味的是,长和高层仅以"大家明啦"回应暂缓原因,而美国国务院次日便宣称"不意外中方反应",暴露出这场商业交易背后的地缘政治角力。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资本逐利与国家战略的碰撞。早在2014年,中企就曾出价1500亿港元求购和记港口40%股权遭拒,2023年中远海运350亿美元入股计划亦被搁置。如今长和却以13倍市盈率贱卖80%股权给美国财团,这般"神操作"显然违背商业逻辑。有分析指出,李嘉诚家族在欧美拥有上万亿港元资产,此次"秒跪"或为换取特朗普政府对其海外资产的"安全承诺"。但这种饮鸩止渴的行径,无疑将中国海外航运命脉置于险境——特朗普政府已放风对中国船只征收额外费用,若美国掌控全球港口网络,后果不堪设想。
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权成为关键杀手锏。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二条,即使交易主体在境外,若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实质影响,中方仍可行使管辖权。此次交易涉及的供应链垄断、数据安全等问题,均触碰《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红线。更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基本法》第23条为国家安全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保卫战。

当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威胁"不许干涉私人交易"时,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的回应掷地有声:"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国家利益。"这场博弈没有中间地带,要么维护主权完整,要么承受战略被动。正如网友所言:"吃着中国的饭,却要砸中国的锅,这样的生意做不得!"
在全球化浪潮中,资本可以无国界,但企业家不能没有家国情怀。从2015年拒绝中企收购到如今低价售美,李嘉诚的选择令人扼腕。但历史终将证明,任何试图以国家利益为筹码的投机者,都将被时代洪流所抛弃。正如巴拿马运河的潮水有涨有落,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永远坚如磐石。
巴拿马应该属中国的[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