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方式的丰富性是出了名的。
煎、炒、烹、炸、煮是最常见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十分“猎奇”的手法。
比如,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来将食物的滋味发挥至最大。
相比自然菌群发酵以及放置调味物料等增味方式,人们甚至还找到了可以让食物滋味倍增的方法,也就是用脚踩。
虽说都嫌弃脚不干净,但我们身边日常所见的几种食物,还都是用脚踩出来的。
你吃过几种呢?
脚如何踩出来美味?其实用脚踩制作腌制菜要追溯到古代。
那时候人们卫生观念不足,种菜的时候都直接将大粪什么的充作肥料直接浇灌在菜的身上,反正做菜的时候都是要洗的,而且一经煮开也不会有什么细菌留下了。
大粪浇过的菜都可以吃,脚踩的自然也就不算什么。
自从老坛酸菜有了热度之后,便有人出来曝光说这些酸菜都是脚踩出来的,此外还有谣言说“脚越臭,腌出来的菜越好吃”。
脚踩是真,脚越臭味道越好却是实实在在的假说。
我们都知道,腌菜已经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打周朝就有了“初代腌菜”。
那时候人们也不懂什么真菌、杂菌什么的菌种平衡,更不知道什么厌氧、喜氧之类的说法。
他们只知道,腌菜就是要将原料和调味品充分结合、吸收,古代生产工具落后,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工具,那么身体便是最实惠的“料理器械”。
人全身的重量压在脚下,脚下踩着腌菜,让盐和菜充分结合,这样才会腌的更入味。
而且在脚踩的过程中,还能把菜中的气体排挤起来,极大可能杜绝空气进入,避免外界气体在菜品之间流通,这样菜才能同盐、辣椒等调味品充分糅合,最大限度提高食物的鲜美程度。
另外,一些需要大量氧气与之反应的食物更需要脚踩,比如一些酿酒用的酒曲或人们爱喝的茶叶,都需要用脚大力踩踏,才可以让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与氧气反应,加快它们的发酵;
或者让内部的汁液被挤出到食物表面,致使风味更加醇厚。
总之,现在的不少民间作坊还保留着用脚踩来制作食品的习惯。
而他们用脚踩过的食物从来没有担心过销量问题,很多人都争相购买,认为这是原汁原味,且没有现代工业加工的痕迹,十分纯天然,因此这些用脚制作的食品往往都价格不菲。
脚踩出来的饮品一些酒水的酿造往往需要复杂的工序,尤其是葡萄酒和白酒,他们的原料都需要和空气中是的氧气密切接触。
葡萄酒需要大量发酵,而葡萄上的白霜正是天然酵母。
记得初中化学课本上还有相关的实验,当白霜和挤碎的葡萄果肉同氧气充分发生化学反应之后,酵母将葡萄中的糖分“吃掉”,而后转化成为酒精。
时间越长,酒精浓度就越高,若是自己酿葡萄酒,在罐子密封几天一定要把罐盖松一松排气,以免发生爆炸。
现在市场上大多葡萄酒都是机器挤压发酵的,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远不如脚踩葡萄任其自然发酵的葡萄酒价格高昂。
在一些欧美国家,名贵的酒厂还要让工人们穿上类似雨鞋的那种橡胶鞋,边踩葡萄边哼歌,这些葡萄酒味道醇厚、酒香更浓,更重要的是价格高昂,成为富贵人家餐桌上的高档货。
还有中国的白酒,也是人工踩出来的酒曲酿造。
一般都会挑选一些身材匀称、身体素质好、能蹦能跳的姑娘来踩酒曲。
姑娘家一般体温恒定,不容易出汗,酒曲在脚下则可以在稳定的温度和力度下发酵。
另外,她们干活的时候多是赤脚,因为鞋底不利于酒曲充分与氧气接触,反而赤脚能多角度踩踏,让酒曲发酵面积更大。
总之白酒在中国的销量向来名列前茅,走亲访友、聚餐请客必不可少,因而白酒厂酿造酒曲需求量大,人工踩出来的酿造白酒则更是价格高昂,甚至一度成了“代币”的象征。
除了酒,还有部分茶叶也是与由人工踩出来的。
和踩酒曲一样,踩茶叶也是为了大力揉搓挤压。
如中国有名的平江烟茶,便是只能由男子踩茶来完成加工。
男子需要提前一个星期赤脚,每天用香灰揉搓自己的脚,起到消毒和洁净的作用。
然后再用脚踩茶叶,双脚呈现丁字状,不断用力搓揉。
这种踩出来的茶叶及其不易得,一两茶叶的价格就上千元。
然则中国人的想象力不仅用在这些饮品上,很多食物也是用脚踩出来的,其中甚至有我们天天见到、时常吃到的食物。
脚踩出来的美食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制作方式更是复杂多样。
既然脚踩出来的饮品为人称道,那脚踩出来的美食自然也不落下风。
上文提到的老坛酸菜,制作者需要用脚踩踏,将白菜中多余的水分和空气排干,再经过反复揉搓,让白菜与盐分充分融合。这要腌制出来的酸菜不仅不容易坏,风味更为鲜美。
其实很多咸菜、榨菜等都是使用如此方法,用脚加速物料与调味品的融合,让腌制品味道更佳。
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豆腐,在古代也是用脚踩出来的。
豆渣需要用脚踩碎,减少豆渣成块,如此可以保证豆腐的细嫩口感;还有稻米需要用脚来搓掉外壳,食用油除了用磨盘压榨,也有的用脚来踩踏压榨,虽说效率低了些,但到底还是比手搓效果好一些。
不过以上有些食物现在已经不再采用脚踏制作的方式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很多传统费事费时费力的制作方式已经被及其取代,而以前价格低廉的人工制作出来的成品,如今倒是千金难买。
卫生观念的普及让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加工安全,很多传统方法已经被淘汰,人工制作的流程则有了更严格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总的来说这进步有利有弊,我们对此还需要辩证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