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李广,两个都是军功赫赫,但是终以悲剧收场的人物,对于功名的追逐,一个主动跟皇帝索要了,一个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赏赐,但都是悲剧。权利名望这个东西,正如孔子所说,不如多余土地。韩信在求封齐王身已轻。在韩信灭齐国之前,刘邦的谋臣郦食其已经劝说齐王投降,并且齐王也打算向刘邦称臣。这份功劳其实韩信可以不取。即便是最后韩信以刘邦并没有给他下达停止进攻齐国的命令为由,用武力灭掉齐国。虽然也算是一种理由。但是在刘邦看来,韩信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工具人。一个有异心的工具人,刘邦绝对是防范的。
所以在韩信上书刘邦,请求做齐假王的时候。要不是张良和陈平眼疾手快的踩了刘邦的脚,刘邦也许会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把韩信臭骂一顿不要脸。
工具人尤其是一个敢说带兵能力远超刘邦的工具人,现在有自己的思想了,这在刘邦看来是天大的威胁。韩信主动索要功名,结果表面上得到了,却为自己后来被杀埋下隐患。
李广跟韩信不一样,他没有主动要求封侯,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汉武帝好像看不到一样,比李广晚的将领都陆续封侯,但是李广最终混成了老将军。
李广难封,不是因为军功不够,是因为李广的家族。李广代表的是有功勋的贵族之后。而刘彻需要的是培植新的势力来跟功勋阶层抗衡。所以李广就成了这些寒门将领的磨刀石。
最终到死没有得到该有的侯爵军功。
李广这个工具人,不是因为军功不够,也不是自己太懦弱不敢主动讨要功名。就是因为自己的阶层跟皇帝想要扶持的不统一,所以只能成为遗憾的牺牲品。
工具人最大的价值是可以为皇帝做事。
皇帝最害怕的是工具人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卫青作为大司马大将军,不敢推荐人才。霍去病有封狼居胥的功绩,但是却不敢分给士卒皇帝赏赐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