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万人逃离山东,22万人抛弃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才是最后赢家?

地理微世界 2025-04-17 12:29:10

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人口大迁徙,多省人口正在持续流出,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山东2024年减少了42万人,吉林22万人离开家乡,那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在新一轮人口迁徙中,哪些城市又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哪些地区人口流失严重

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省人口流动又一次出现了巨大变化。首先人口流出最严重的是山东。2024年山东常住人口为1.008亿,相较于2023年,减少了42.8万人,其中自然减少16.8万人,净流出高达26万。而山东经济常年位居全国第三,2024年达到了9.86万亿元,距离10万亿仅一步之遥,且增速达到了5.7%,高出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然而在人口上,却是过去四年里,我国经济四强省中,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份。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的新兴产业吸引力不足,产业结构落后,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在此背景下,部分劳动力不断转向长三角、珠三角等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达地区。导致山东即便有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作为支撑,也难以抵消全省的人口流出问题。

2024年吉林人口则较上一年减少了22.1万人,其中自然减少11.3万人,省际间净流出10.8万人。吉林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人口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这也是东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东北地区过度依赖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2024年GDP只有1.44万亿元,排在全国第26位,在东北三省中也垫底,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吉林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失自然会十分严重。

除了山东和吉林,湖南人口流失也比较严重,2024年较上一年减少了29万人。河南减少30万,山西减少20万,云南减少18万,还有广西、江西、甘肃、贵州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除了由于全国普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外,大部分省份都是由于人口流失导致减少严重。其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不足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那么,我国的人口又都流入了哪些城市呢?区别于过去大量人口主要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聚集,近几年,随着北上广人口拥挤,土地和资源配置有限,更多人有了新的目标和选择。

哪些地区将成为下一个“人口高地”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人口增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据统计,2024年广东人口达到了1.28亿人,常住人口增加74万。其中全年出生人口高达113.3万人,并连续7年蝉联全国生育大省,外来人口净流入高达27万人。广东人口之所以增长迅猛,得益于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就业机会,不断吸引大量人才和人口聚集,因此广东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16到59岁劳动人口占比能够达到66.38%,尤其是深圳,已经连续两年人口增量和增速位居全省之首。

相较于山东、吉林等省份的不佳表现,浙江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抢人之王",四年人口净流入高达203.3万人。尽管浙江2024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常住人口依然增加了43万人,这主要得益于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且浙江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创业环境都十分优越,更有助于其吸引劳动力。再就是福建、海南等省份人口处于增加状态,南昌、合肥等城市也人口流入显著。

另外,相较于十几二十几年前,东部沿海城市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率先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经济实现快速崛起,自然也成为很多人青睐的迁移之地,但如今随着国家发展政策的调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正在不断支持中西部发展。在此背景下,过去人口流出比较严重的内陆城市,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成为更多年轻人落户发展的选择,最典型的便是成都、武汉、重庆、西安等城市。其中成都优越的生活环境,开放的城市氛围,丰富的饮食和娱乐文化,不断吸引更多年轻人涌入,成都成功跻身2024年全国人口净流量前五,而整个川渝地区,去年一年人口净流入近30万。武汉则凭借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科教资源,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12.4万人。

从经济区域分布来看,人口则主要向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京津冀等城市群和经济圈聚集。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其他城市地区没有机会,毕竟危机背后同样暗藏机遇,比如我国陆续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各省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帮助更多城市尽可能打破发展瓶颈。而各省市也正在寻求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比如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吉林的冰雪经济发展等,都将成为其接下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发展战略和驱动力。

0 阅读:19

地理微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