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特殊的总督:不能管理地方,手下却有军队,还很重要

筱叭酱 2025-02-19 10:52:54
前言

清朝的时候,总督可是管理一省或者好几个省军政事务的最大的官儿。就像湖广总督吧,他管的就是湖南和湖北;两广总督,就负责广东和广西。不过在清朝的历史上,有那么几个总督特别不一样。这几个总督,既不能管地方上的事儿,也没有自己能管的地盘儿,可他们却相当重要,手底下还握着军队。那清朝历史上最特殊的总督都有谁?

一、明朝是缘起之处

南宋的时候,南方经济就完全把北方比下去了,成了全国经济的中心。元朝把南宋灭了之后,每年都得从江南运好多粮食到北方去。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把国都定在南京,漕运就暂时用不着了。但等到明成祖朱棣把国都迁到北京,漕运就又兴旺起来了。对明朝来说,漕运可是个大事儿,毕竟这些粮食是要用来给官员和军队发俸禄的。

最开始的时候,明朝弄了个京畿都漕运司,让漕运使负责相关工作。没过多长时间,朝廷就把漕运使给撤了,又设了漕运府总兵官。等到景泰二年(1451年),明代宗下令正式设置漕运总督,来管漕运这档子事。这时候,漕府的卫军一共有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也有一万一千七百只。对了,明朝的漕运总督还得兼管河务。

二、漕运总督

清朝入关之后,把明朝的相关制度接着用,设立了漕运总督还有一帮相关的官员。漕运总督,主要得管“佥选运弁、修造漕船、派拨全单、兑运开帮、过淮盘制、催趱重运、查验回空、核勘漂流、督催漕欠诸务”这些事儿。漕运总督虽然管不着地方上的事儿,可也有自己住的地方,就在江苏淮安。按规矩,漕运总督得亲自押着漕粮到京城去,漕粮运完了,还得进宫见皇帝汇报工作。

漕运总督这官儿是正二品。要是再兼着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些头衔,那就变成从一品,那可是相当有权有势的。而且,漕运总督手底下还管着一些军队,像是什么“统辖各卫所之外,还统辖旗、绿、漕标三营,连淮安城守等营也归他管”。到了清朝末年,漕运越来越不行了,漕运总督的地位也就跟着一塌糊涂地往下掉。1905年的时候,清朝就正式把漕运总督这个职位给取消了。

三、河道总督

河道和漕运的联系可紧了,在明朝的时候,这俩职务都是一个人干。等到清朝了,河道和漕运才完全分开。河道总督,主要就管黄河、京杭大运河、淮河、永定河的堤防还有疏浚这些水利方面的事儿。清朝刚建立那会,河道总督是在山东济宁办公,后来就搬到江苏淮安去了。河道的事儿太多太杂了,所以在雍正年间又多设了三位河道总督。

江南河道总督是在淮安驻扎的,管着4道、24厅、24营;河南和山东的河道总督驻扎在济宁;还有直隶河道总督,一般是由直隶总督兼任的。晚清的大名人林则徐就做过江南河道总督。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一样,手里也有一部分军队,这军队叫“河标”。后来漕运慢慢不行了,河道的事儿也就没那么要紧了,所以在1902年的时候,河道总督这个职位就被撤掉了。

1 阅读:1060
评论列表
  • 2025-02-21 17:13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