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降糖药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注射)以及非胰岛素的注射类降糖药(主要指“肠促胰素”类降糖药)。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其中,口服降糖药所囊括的药物种类最多(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列汀类】、【列净类】以及司美格鲁肽口服版等等),同时,这种服药形式也最容易被接受。
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当中,口服降糖药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么多种口服降糖药当中,究竟哪种“最重要”呢?
应该说,2025年以前,【二甲双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口服降糖药当中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但2025年开年以来,这种情况却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2025年以前,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无疑是最为权威的医学指导文件之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其中,关于口服降糖药的应用一共提出了4条要点,前2条是这样说的:
1,【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2,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列汀类】(DPP‑4i)、【列净类】(SGLT2i)、【肽类】(GLP‑1RA)以及胰岛素,则是主要用于与【二甲双胍】进行搭配的“联合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从这里的语言描述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认为:【二甲双胍】在众多口服降糖药当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因此,我们才说:在这一阶段,【二甲双胍】可以算得上是口服降糖药当中“最重要”的那一个!

然而,2025年一开年,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如今:【列净类】“更重要”2025年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重磅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毫无疑问,这份医学指南代表了现阶段糖尿病治疗的全新理念。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同样是在口服降糖药的这一章节,《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没有再提“【二甲双胍】是一线用药与基础用药”,而是着重强调了这样两点:
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具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以及慢性肾脏病(CKD)获益。
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及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具有体重获益。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言下之意,【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这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糖以外,还能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血管与肾脏保护效果”以及“减重作用”。
因此,现阶段,说【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比【二甲双胍】“更重要”的降糖药,应该不算太过分!

那么,【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具体是指哪些药物呢?
当前,已经在我国上市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恒格列净以及加格列净。
由于它们的名称当中都包含有“列净”与“格列净”,因此,也被习惯性地称为【列净类】降糖药或【格列净类】降糖药。
“心肾保护”与“减重” 越来越重要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的表述当中,相信大家不难看出:之所以【列净类】降糖药能够成为“更重要”的口服降糖药,关键就在于这类药物拥有了【二甲双胍】所并不具备的“心肾保护效应”与“减重效果”。
而如今,对于降糖药来说,这两项特性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大量的临床经验显示: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与心力衰竭(HF)。其中,约40%可归因于冠心病,约15%归因于心力衰竭,还有约10%归因于脑卒中。此外,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约3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慢性肾病。因此,降糖药所具有的额外“心肾保护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意味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其次,临床上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一半以上都合并有肥胖或超重。肥胖或超重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风险。
因此,《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专门强调: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让体重下降>5%是其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
这意味着,假如降糖药本身就能带来一定的“减重作用”,那么,无疑会让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变得更为简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这两条重要趋势,《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还特别指出:
合并有心肾疾病或心肾疾病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首选具有“心肾保护效果”的【列净类】降糖药(口服)或【肽类】降糖药(主要以皮下注射为给药方式);而即便是心肾风险不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只要存在肥胖或超重,则也应该优先使用具有“减重作用”的【列净类】降糖药(口服)或【肽类】降糖药(主要以皮下注射为给药方式);最后,只有心肾风险不高、体型也无超重/肥胖的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才建议首选【二甲双胍】。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由此可见,在口服降糖药当中,【列净类】降糖药的确已经变得比【二甲双胍】“更重要”了。
两点注意事项第一,“重要”≠“非吃不可”
应该说,如今,从学术角度来看,【列净类】降糖药在口服降糖药当中的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非得吃上这种药物不可!
首先,关于“心肾保护效果”,除了【列净类】降糖药以外,【肽类】降糖药也同样拥有。甚至,在“心血管保护”方面,部分【肽类】降糖药所拥有的临床证据可能还更强于【列净类】降糖药。
因此,对于不抵触“皮下注射”这种给药方式的患者来说,部分【肽类】降糖药比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同样可以带来很好的“心肾保护效果”。

其次,根据《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的总结,【列净类】降糖药所拥有的“减重作用”只能算“中等”,平均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1.6%-4.9%;而相较来说,部分【肽类】降糖药的“减重作用”就要强得多了。比方说,司美格鲁肽最多可让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约10.0%、而利拉鲁肽则是最多可让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约6.0%。
所以,对体重下降幅度要求较大的患者,往往医生也不会首选【列净类】降糖药,而是上面所提到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等。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第二,小心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从作用机制上说,【列净类】降糖药主要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从而促进尿糖的排出。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的过程当中,尿糖往往会表现为好几个“+”。
然而,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尿糖的长期升高,会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可能性。而事实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正是【列净类】降糖药最为常见的一类不良反应。

不过,好在,与【列净类】降糖药有关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多半是轻、中度的,极少会发展为肾盂肾炎等严重感染。因此,其健康危害一般不大。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平时做到“多饮水”、“不憋尿”以及“勤清洗”这三点,是可以大大降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的。
即便是发生了感染,在及时停药以后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多半可以很快痊愈。
当然,不排除有极少数患者会反复发生难以耐受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那么,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也就不得不换用其他药物了。

综上所述,根据最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的指导,【二甲双胍】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是口服降糖药当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那一个了;相较而言,【列净类】降糖药正变得比【二甲双胍】“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据表明:【列净类】降糖药拥有了【二甲双胍】所不具备的“心肾保护效果”以及“减重作用”。而这两点,正是如今在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被医生所看重的!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即便“非常重要”,但也并不是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列净类】降糖药。医生往往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客观需求,来选择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年1月 第17卷 第1期
2,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16卷 第9期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健康科普!内容均基于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医学研究结果!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