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希望所有老师快乐。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我初中时的班主任,恰好是我的舅妈,你说刺激不刺激。在大人眼里这多有福啊,好像“咱上面有人”,但在小孩眼里可不是这样。
她以严厉和管理有方著称,尤其擅长带问题学生和问题班,当然,我们那个班不是。进入她的班级之前我是颤抖的。这还得了,那么严厉,对我又不会法外开恩,说不定还要拿我当肉饼,毕竟我是自己人,杀鸡儆猴的事都可能要经常发生在我身上了吧......
还好,我学习成绩好,人缘也好,就算是班主任也抓不到我啥把柄。中考的时候,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重点高中,这事儿她到现在还在吹,比我妈吹得还厉害。
后来我长大了,越大越忙,跟她的联系就越少。上一次家庭聚会,也就是两个月前吧,吃完饭闲聊的时候,我以为她会像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一样问我工作怎么样,孩子怎么样......那时候我舅舅刚刚去世不久,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语速很快,还是一副班主任的模样。我问她:“你现在每天做些什么呢?”
她说:“也没什么事做,不过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会把你们那个班的名字都背一遍,练练记忆力。”
我问她:“你是说我们那个班的所有人的名字吗?”
她说:“是的,那是我当班主任的最后一个班,我到现在都能倒背如流,按学号来,1号李丹,2号史佳玉,3号......”
然后她就这样顺畅地从1号到40号,全部背了出来。
那一刻我真没绷住。
我第一次开始认真回想那时候她是怎么当老师的。
她确实严厉,从小孩视角来看,严厉和啰嗦没太大区别。啰嗦本来就是中年妇女的特色,所以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是又怕她又觉得她很搞笑。语文作业大家没做好,她就开始讲语文的重要性,可她是数学老师。数学如果大家没考好,她又会讲对待数学学习的严肃性,借古喻今,引经据典,像一个语文老师。
她当时喜欢没收那些调皮男生的玩具和闲书,我分期分批到她办公室里偷偷拿出来还给同学,就因为这种事,我在班里德高望重......后来舅妈跟我说,她都知道。
她是一个喜欢“说教”的人,班主任大概都这样吧。有时候她能在教室里苦口婆心劝一个学生不要跟妈妈吵架,劝大半节课,其他同学就这么听着,当笑话来听。现在再一想,好希望我的孩子有这么一个老师,经常劝他不跟我吵架,听我的话。
她家就在学校边上,为了上学方便我住在舅妈家里。那一年,我几乎每天晚上听到家长给她打电话,居然能聊一个多小时。然后她就开始在桌子上制定对付小孩的方案,写完撕了,撕了再写。有时候还旁敲侧击跟我讨论,我们这么大的学生一般是怎么想的,问完再写。她有时候要想很多不同的plan,才能应付一个问题学生。
校领导让她组织几个同学进行班级风采展示,她说要上就全班同学都上,领导说那不行,挑几个代表就可以了,她说我们班都是代表,每个同学都能代表,哪怕是倒数第一的那个,也是男生中凝聚力大王,少不了他。最后真全班都上了,主席台都站不下,分三批上的,男女混合,不按成绩分批次。
我对20年前的很多小事的记忆都模糊了,甚至初中同学中有很多已经忘了名字,失去联系。但是为数不多还有联系的几个同学,每次跟我联系时一上来总是先问我舅妈怎么样。
当年她们在背地里偷偷讲班主任坏话,嘲笑她啰嗦,不喜欢她对自己的学生那么高要求,羡慕其他班的老师大条,给她冠名“老古板”和“铁板老太”......但当我们都长大了,回忆初中生活的时候,只想到了那个满眼满心都是这些学生的班主任,觉得自己很幸运。
他们也不会知道,直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她每天晚上能把40个学生按学号顺序背一遍。这种深入骨髓的记忆,从20多年前开始把每个学生放进心里开始,除了了解学生本身,还了解他们背后的家庭,对成绩再差的学生都不放弃,甚至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弱项她都了如指掌,而且会反复研究,这才有了这种稳如泰山的倒背如流,即使20多年过去了还没有忘。
其实当了妈妈之后我也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好老师。
好老师并不是必须有多大建树,必须让孩子取得多大的成就,好老师无非就是在短暂的一段陪伴中真的把学生装在了心里,而不是仅仅装进教案、报告和成绩单,不只是去想某个孩子能为完成某项kpi做些什么,而是想我们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成绩单上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学生,装进老师心里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