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中科院党组成员成为天津副市长。
12月3日,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翟立新为天津市副市长。
翟立新任职科技系统多年,此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局长。
翟立新现年55岁,1969年10月生,山东德州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002级博士生。
翟立新任职科技部多年,曾任政策法规司处长、副司长。
2014年,翟立新出任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晋升正局级。
2017年,翟立新从科技部转岗北京,由火炬中心党委书记转任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
2021年,翟立新由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转任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局长。
2024年,翟立新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并继续兼任该院发展规划局局长,晋升中管副部。
翟立新的晋升路线,跟二十大中央委员,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亦步亦趋。
阴和俊曾在科技部任副部长,当时翟立新是他的直接下属。
2017年阴和俊调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翟立新同月履新他的副手。
2021年阴和俊升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年后翟立新就转任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局长。
中科院跟天津之间党政官员的第一次交流,就是四年前阴和俊的调动。
专业科技官僚正在崛起。
翟立新和阴和俊,都属于专业科技官僚群体。
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让中国加快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
关键思想在中央,关键抓手在人。
中国新组建了中央科技委员会,用顶层设计的方式,来应对挑战。
这个委员会直属中央,接管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工作,旨在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协调政府部门、党内机构和军方部门,从而集中力量解决包括半导体在内的核心技术难题。
“科技官僚”干部群体形成,这些干部毕业于广义的科学技术学科,并有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航天军工等经验。
205位中央委员中,有超过三分之一69人是科技专家,比第19届中央委员会增加了35%。
在政治局层级,24名成员中便有8名科技专家,比第19届政治局增加了一倍。提拔科技官僚,能够攻关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卡脖子”问题。
中央委员的“科技官僚”中,有逾半担任省级领导,多位地方大员有科技经验,显示中央不单重视地方 GDP 的增长,还关注地方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绩。
阴和俊和翟立新,都是其中翘楚,也有上升的潜力。
未来,科技官僚这一群体,会逐渐扩大,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