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补肾很重要,这4种常见的补肾中成药,用对了屡用屡效

西西聊点啥 2024-12-14 04:33:18

中医认为,我们体内的五脏和自然界的四季是相互对应的,所以,在针对脏腑进行养护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不同的季节进行侧重选择,中医常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而冬季往往就是补养肾脏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补益肾脏的最佳季节。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人体的生长发育几乎都离不开先天的肾精,此外,在后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也少不了肾脏的参与,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医里具有补益肾脏功效的药材、方剂也有很多,比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这些都是补益肾脏的名方。

不过,补肾固然重要,但大家也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应该补益肾阳,还是滋补肾阴。简单来说,就像是一盏灯,当灯油不足导致灯火变暗时,那么就需要补充灯油,即补充肾阴,而在灯油充足的情况下,却还是灯光太暗,那么就需要考虑补充肾脏阳气了。而就补益肾阳来说,冬季常用的药方就有以下4种,用对了屡用屡效,由于它们的配伍、功效都各不相同,大家要学会区分,注意不要选错了。

1.肾气丸

肾气丸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药方,整方主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以及附子这8味药材组成,原收录于《金匮要略》之中。方中的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是医家常用的补肾良药,其中的地黄可以补益肾阴,山药是以增补脾阴为主,山茱萸则是针对肝阴不足,给予补充。

另外,茯苓可以将身体里的水湿化解,丹皮祛除肝热,泽泻化解肾阴,这三味中药相互配合可以将身体里的浊阴化解,而六味中药的结合,就可以实现“三补三泻”,在补益的同时,还能清泄病邪。最后,方中的附子和桂枝,可谓是点睛之笔,可以直接温补肾阳,补充命门之火。

2.金匮肾气丸

这一方剂其实是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牛膝和车前子所演化而来的,主要作用就是引血水下行,把下焦多余的血水排出来,对于肾阳虚的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腿脚浮肿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身体里的阳气难以气化蒸腾所致,以至于水湿病邪只能停聚在下焦。

3.桂附地黄丸

这个方剂和肾气丸不太一样,和肾气丸相比,存在两点不同。首先是将原有的干地黄变成了熟地黄,同时也将桂枝变成了肉桂。虽然熟地黄和生地黄同为地黄,但生地黄的药性偏凉,可通可补,而熟地黄则具有温性,以补为主,所以在此方中使用熟地黄,药方会更具有温性,纯补无泻。桂枝是用来发散全身阳气的中药,而肉桂则是一个引火归元的药材,能把这股能量发散到全身,并将热量都藏于肾水里。

4.济生肾气丸

这一方剂又被称为加味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车前子和牛膝所形成的,济生肾气丸和金匮肾气丸在配伍上很相似,只有两味中药的不同,即地黄和桂枝,这同样也是经方和时方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经方衍变,而济生肾气丸则是时方。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而冬季又是封藏的季节,与肾对应,而冬令进补,补肾是很重要的。不过补肾也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来进行,不可盲目一通乱补。而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这几个中成药,都是温补肾阳的,主要适合肾阳虚的人群,而肾阴虚的人群则不适合使用。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