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周王府下篇:主动朝觐皇帝,反对开放藩禁,末代周王抵抗义军

楼哥看明史 2024-06-09 21:23:07

前言:书接上篇,就在周藩兄弟三人恶斗达到胶着状态,河南三司官员组成的调查组即将开展工作之时,本案的核心当事人周世子朱安㶇突然一命呜呼。本着人死为大的原则,明孝宗朱祐樘下旨撤回调查组,同时让世子庶长子朱睦㰂暂理府事。

然而对于义宁、平乐二王来说,大侄子年幼,他们不但想把控王府的经济命脉,还打算将大哥这一脉子孙彻底打翻在地。

第六代周王

周恭王朱睦㰂

朱睦㰂,周荣悼世子庶长子,虽然在祖父、父亲相继去世之后暂理府事,但朝廷并未让其掌玺,意味着朱安㶇身上的官司,仍有可能影响到他的继承权。

下礼部议,谓睦㰂虽嫡孙,缘未封世子。安㶇虽故,且未详告讦事情,掌玺之请未可遽从。—《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九》

周藩夺嫡形势图

此时两位叔父朱安涘、朱安泛一面大肆招揽世子原来的手下,准备全面接管王府财物。一面对朱睦㰂的身世展开攻击,称其母刘氏早先得幸于周懿王,因和世子私通才生下朱睦㰂。

此事一旦证实,荣悼世子必然会被追削爵位废为庶人,则朱睦㰂的继承权也会连带丢失,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伦序最靠前的义宁王朱安涘。由于事关重大,孝宗命司礼监太监赵忠、刑部侍郎何鉴赶往开封,会合河南三司成立专案组,对此事进行彻查。

有何鉴这样的刑部大佬到场,再加上代表皇帝的赵忠坐镇,周藩的乱象很快就查得一清二楚。案件上报朝廷之后,孝宗给出了最终裁决:

平乐王朱安泛削爵废为庶人,发凤阳看守皇陵。义宁王朱安涘革爵闲住。荣悼世子妃杨氏革冠服。平乐王府管家媪戴氏杖八十,内官李聪依律处决,下人韵海等二十九人杖八十,俱并家属发边卫充军。世子府下人焦国秀等三人杖一百。

凤阳明皇陵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十二月,朱睦㰂袭封周王。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五月,朱安㶇被追封为周王,谥曰悼。谥法“中年早夭”曰“悼”。其实这一次的周藩内乱,最无辜的人自然是世子妃杨氏。好在朱睦㰂在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的时候为嫡母力请,终于让她被封为周悼王妃。

初周府世子安㶇娶妃杨氏,其弟平乐王安泛以私怨拘妃之叔父仪,妃轻出体仁门劝解之。事闻,先帝夺其冠服。未几世子卒,以其子袭为周王,得赠悼王。至是周王复请封杨氏为王妃,礼部难之。上命详议以闻,乃言安㶇既得进封,妃所犯罪轻,亦宜封为王妃。许之。—《明武宗实录卷八》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一月,朱睦㰂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曰恭。谥法“敬顺事上”曰“恭”。

第八代周王

周庄王朱朝堈

朱朝堈,周悼康世子朱勤熄嫡长子,周恭王朱睦㰂嫡长孙。其父朱勤熄,恭王嫡长子,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册封为周世子。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去世,年仅二十六岁,谥曰“悼康”。后以子朱朝堈袭爵,得以追封为周王,谥曰康。谥法“温柔好乐”曰“康”。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而朱朝堈先封为周世孙,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正月袭封周王。从恭王去世,到朱朝堈袭爵,中间不过十三个月,这位新任周王尚未除服,按理还不能袭爵。但他运气好,赶上了明代最后一次皇帝南巡。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二月初四日,明世宗朱厚熜生母蒋氏崩逝。世宗是兴献王朱祐杬之子,当初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无嗣,才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入继大统。此后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其在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的坟园也升格为显陵。对于将父亲迁葬于北京天寿山,还是让母亲归葬于显陵,世宗一直犹豫不决,故而决定在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亲自拜谒显陵之后,再做决断。

这一次南下,沿途会经过众多亲藩封国,为此朝廷特意声明其他不在路线上的亲王,不必“越境迎驾”。然而世宗的话,有的时候你得反着听。身在洛阳的伊王朱訏淳遵守规定,却遭到了弹劾,罪名是“失郊迎及朝见”。

明显陵

同样不在路线上的朱朝堈就机灵很多,他直接从开封赶到郑州朝觐皇帝,果然世宗龙颜大悦。因此皇帝北返之后,朱朝堈就上奏请求“服内册封”,得到了世宗的特许。

庚寅,初周世孙朝堈援楚世子显榕例,乞即于服内册封。礼科驳,寝其事。至是复奏,许之。—《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八》

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四月,朱朝堈去世,终年三十一岁,谥曰庄。谥法“履正志和”曰“庄”。

第九代周王

周敬王朱在铤

朱在铤,周庄王朱朝堈嫡长子,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封为周世子,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十二月袭封周王。

紫禁城

经过懿王、悼王的折腾,周藩宗室的风气急转直下,压根不把冲龄袭爵的朱在铤放在眼里。其曾叔祖朱睦槏编造这位新任周王的身世,高叔祖朱安泪更是偷偷跑去北京,在紫禁城外以自刎要挟皇帝。为了加强朱在铤的权威,世宗赐他敕书,郡王以下的所有宗室俱听参治。

先是封丘、汝阳、胙城、崇善各王府以周王冲幼,不服铃束,三月之内越关至京有十人。而奉国将军安泪至欲自刎阙前。悼王第七男睦槏令其诸子妄诉花生等事,语皆侵王。王乃援伊王例,请敕禁约。从之。—《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八十四》

到了明代中晚期,宗室人口已经成为制约朝廷财政的利空因素。虽然有《宗藩条例》、《宗藩要例》这两份纲领性的文件出台,大致解决了宗室对朝廷财政的侵害,但低级宗室的生活却更为困苦,很多人年过三十无钱成婚,死后十年无钱安葬。

青年明神宗剧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礼部建议开放藩禁,让低级宗室可以自谋生路,甚至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功名。周王朱在铤则对此坚决反对,认为有司官员不用心催征钱粮,这才造成宗室供应困难,开放藩禁是舍本逐末。

辛丑,周王在铤奏称定限封爵,大不利于宗姓。其弛禁开科等情,有干祖宗宪制,似难轻议。本省各项钱粮每岁数十余万,有司若肯留心催徵,宗禄尚有余裕,乞要姑从旧制。上曰:“周王所奏,着差去科臣会同抚按官,一并酌议具奏。”—《明神宗实录卷卷一百三十七》

其实朱在铤很清楚,再怎么开放藩禁,也不会轮到他们这些亲王。而低级宗室一旦可以离开封国,那整个队伍就不好带了。事实上到了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朝廷正式允许最低级的奉国中尉可以入学应举。一直到明末,明代宗室在这近五十年时间里,就出了十三位进士,可见底蕴之深厚。

明代周王府复原图

巧合的是,就在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上疏后不久,朱在铤去世,谥曰靖。谥法“夙兴恭事”曰“敬”。

第十代周王

周端王朱肃溱

朱肃溱,周敬王嫡长子,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封为周世子,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袭封周王。朱肃溱的母妃袁氏,非常得艰苦朴素,对儿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得到了来自于朝廷的高度赞扬。

礼部覆河南抚按勘报周王肃溱母妃袁氏:事姑滫瀡必亲,痛夫追慕不已。缟衣粝饭,赈孤恤贫,勉子训孙,惓惓势国。周王肃溱谦冲俭约,乐善敬修,友于兄弟,宜其民人。宜遣官赍敕旌奖,以昭崇重亲贤至意。从之。—《明神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五》

除了善待本府宗室,朱肃溱也极为忧心国事,他曾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两次助力辽饷,每次均捐银三千两。

明代亲王府大门

然而如此贤王,却差点在王府内遭遇不测。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五月二十二日,有一个名叫汪大坡的男子,大白天的持刀闯入周王府意图行凶,幸亏被王府旗尉擒下。

朱肃溱严格遵守规矩,把人犯送往当地有司治罪。但是此时河南巡抚出缺3年,河南巡按离任,亲王遇刺这样的大事,两个月过去居然无人搭理。周王殿下勃然大怒,都当我好欺负是不是?面对着朱肃溱的投诉,长期不理朝政的明神宗朱翊钧也颇为尴尬,要求吏部立刻挑选官员前去赴任。

得旨:奸宄肆行,著地方官上紧究问。巡抚久缺,吏部便开写前后会推的来看一面。催巡按御史作速赴任,不得迟延。—《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一十一》

中年明神宗剧照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八月,朱肃溱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曰端。谥法“守礼执义”曰“端”。

第十一代周王

周孝王朱恭枵

朱恭枵,周端王嫡长子,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封为周世子,袭封周王时间不详,大致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以后。

早在还是世子的时候,朱恭枵就因为“贤明仁孝,博古崇儒”,受到过朝廷的嘉奖。明末李自成义军横扫中原,所到之处大明亲藩纷纷化为齑粉。然而就在开封城下,义军却数次吃瘪,甚至就连李自成本人都被射伤。

义军工程剧照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第一次开封保卫战拉开帷幕。在这关键时刻,朱恭枵挺身而出,开出了杀死义军一人给银五十两的重赏。此时开封副将陈永福率军回援,城内守军趁势冲杀,一举击败义军。

当年年底,李自成大军再度包围开封。朱恭枵则故技重施,将如山的白银堆积于城墙之上,号召城内军民拼死杀敌。上一次守城有功,已经升任河南总兵的陈永福更是勇猛,竟然一箭射瞎了李自成的左眼。

再围开封。巡抚名衡、总兵陈永福力拒之,射中自成目,炮殪上天龙等,自成益怒。—《明史卷三百九·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由于左良玉所部援军及时赶到,士气大挫的李自成不得不再度退兵。

李自成(右)剧照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义军第三度包围开封。崇祯帝朱由检连发诏书,责令兵部尚书丁启睿速速调兵增援。然而明军内部如同一盘散沙,在朱仙镇一战而败。至此,开封孤立无援。九月十四日,黄河开封段突然决堤,滔天洪水于两天后水淹开封城。朱恭枵率领宫眷、宗室乘船逃脱,开封城内百姓则十不存一。

九月,贼决河灌城,城圮,恭枵从后山登城楼,率宫妃及宁乡、安乡、永寿、仁和诸王露栖雨中数日。援军驻河北,以舟来迎,始获免。—《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回想起开封军民的惨状,朱恭枵痛哭流涕,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寄居于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彰德府沦陷,朱恭枵随潞王朱常淓等宗室南下,不久便病逝于停泊于淮安的船上,享年六十五岁,谥曰孝。谥法“五宗安之”曰“孝”。

第十三代周王

周顺王朱伦奎

朱绍烱,周孝王嫡长子,封周世孙。据其祖父周端王圹志可知,朱绍烱早在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前便已经去世。

孙男六位。世子出者三:绍烱,封世孙,配李氏封夫人。卒,继张氏未婚守节,敕坊表扬。——《皇明谕葬周端王曁元配妃李氏合葬圹志文》

隆武帝剧照

朱伦奎,朱绍烱嫡长子、周孝王嫡长孙。南明弘光政权成立之后,朱伦奎被封为周王。随着弘光政权、隆武政权的覆灭,朱伦奎一路南下。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清军攻破广州,随即展开屠杀,朱伦奎及世子朱敷铮均死于此难。

结语:朱伦奎死后,据说还有一个名叫朱伦圣的弟弟,在永历朝嗣封周王,后来跟着郑成功迁居台湾。郑克塽降清之后,朱伦圣不知所终。然而从周端王圹志来看,朱绍烱仅一子,即朱伦奎并无兄弟。

总体来说,历代周王之中,还是贤王居多。最为可惜的无过于周孝王朱恭枵,和一毛不拔的福王、襄王、楚王、蜀王等宗室亲王相比,这位周王殿下不惜变卖家产,两次击退了李自成义军的围攻,最终还熬了一个寿终正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 阅读:174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