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不停站高铁”,到站不停也能上下车,到底能实现吗?

林中寻宝贝 2025-01-24 15:41:27

中国的高速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最近一项“黑科技”却让中国的高速铁路成为了热门话题,那就是“不停站”高速铁路。

不停站高铁,顾名思义就是高铁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停车,每一次高铁都不需要一站一站地停留等待旅客下车,再重新启动出发,然而它却可以保证乘客及时下车或者是改乘其他交通方式。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不停站就能让乘客上下车。那么这么快的速度下,如何保证乘客安全上下车呢?

高铁的速度快于火车,慢于飞机,但是环境与飞机相差无几,并且比飞机安全。高铁也分为二等座、一等座、商务座,舒适感最好的是商务座。所以在购票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挑选座位。

高铁在驾驶过程中较为平稳,不像火车和大巴一样荡来荡去。但是,高铁沿途会经过多个站点,没到站就会停5-20分钟,给予游客进站、出站的时间,也给驾驶者休整的时间。

大西高铁大同至西安的列车,列车期间一共要停靠13个站点,停靠时间合计37分钟。再加上进出站时的制动起步阶段,列车减速提速所花的时间,6个多小时的路程中,至少有一个多小时是给乘客上下车的。

如果将高铁设计成不停站运行的,不仅乘客的出行效率会提高,列车停车发车时的电力消耗也会大大减少。

高铁不停靠车站的原理是什么呢?

我国的列车设计师陈建军,构设出一种“悬挂式换乘方案”,将换乘从水平方向改为垂直方向,把现行的高铁单层轨变成双层轨。其中下层仍然是高铁轨道,然后在高铁轨道上方,多建一条摆渡轨道。并且轨道上方设置有专门用来换乘的吊舱。

如果你是到站换乘的乘客,你可以进入高铁的一个吊舱。在高铁线路上设置了吊舱,你可以先走到吊舱内等待,而上车的乘客也在吊舱内等待。

当高铁临近站点时,正在行驶中的吊舱会逐渐加速,提高速度与高铁保持一致。而在站台等待的乘客则在吊舱内,吊舱以与高铁相同的速度行驶,然后慢慢升高,最后降落到原来的位置。

而要下车的乘客,则提前进入车厢尾部顶层的吊舱内。在列车经过站台时,将吊舱解挂放在站台的摆渡轨道上,乘客从中下车就可以了,通过这种方式,高铁就能够实现到站不停车的效果。

而英国设计师就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保罗普瑞斯特曼提出的是对接换乘的方案,乘客就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搭乘上电车,电车直接驶向高铁,当接近高铁时与高铁保持相同的行驶速度。这样一来,相对静止的两车就可以实现对接上下乘客了,下车之后的乘客也一样坐着电车就能返回城区。

可是梦想总是美好的,实现这样一个运行路线,施工难度是相当大的,成本也非常高,毕竟高速行驶下,换乘的时间内跑出去几十公里对高铁来说“不在话下”。

土耳其的研究人员建议采用“后接”的方式:即每节列车都按照一定的线路行驶,以单独的方式运送旅客。在火车要发车时,所有的车厢都会聚集在一起,与火车连接在一起。等到旅客要下车时,它们又会自动分开,让后面要走的那一节车厢与之衔接,这样就能达到不停歇的效果。

虽然这些方案看起来就是增设几条轨道,多添几节车厢的事。但在列车同速运行、相对静止并实现无缝对接等方面却都是关键性的难题。不管哪个方式都不能让高速列车的车速慢下来,都需要超过250 km/h的时速,一般的高铁速度都在时速250公里甚至350公里之上。即便是高速列车,想要做到这样的速度,也需要40多米的时速,所以至少需要40多米的距离。

按照国内120多公里的距离来看,这条铁路的全长将占全国铁路的1/3,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再加上这些操作,是在时速几百公里的瞬间需要完成的,如果没有足够成熟的自动连挂、解挂技术以及意外应急机制。

不停站高铁建设初衷是为了降低高铁能源消耗,进一步加快高铁速度,出发点非常好,但却忽略了实际运行起来的可行性以及乘客安全问题。假如届时车来了结果没挂上,或者该解挂的车厢或吊舱没分离。上车的乘客没上去,下车的乘客得等到下一站下车,耗费的时间反而会更多。

因此高铁不停站在未来难以实行,只能作为未来高铁的可供选择发展方向之一。不停站顶部悬挂式换乘高铁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虽然这个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未来,在高铁交通换乘问题上,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探索各种创新的方案,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你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