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79万人口的弹丸小国立陶宛,为何敢跟中国叫板?

林中寻宝贝 2025-02-17 16:34:53

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激光技术在高科技领域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提起激光技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激光被称为业界最快的刀,因为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单色性、亮度等特征,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与其他加工方式相比,激光加工是典型的无接触式加工,在加工效率、可控性、加工质量、材料损耗以及环保等方面优点突出。

可能大家不知道,目前,全世界的激光产业话语权就掌握在立陶宛手里,就连美国号称世界最强的科技大国,在激光技术领域对立陶宛都会俯首称臣。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立陶宛虽然仅有200多万的人口,但是却掌握着全球百分之50的激光市场份额,这也不得不令人为之敬佩。而说到立陶宛在激光领域的先进发展也离不开他们对该领域的“先手研究”。早在1960年开始,立陶宛就已经关注起激光技术,当年维尔纽斯大学研制出激光发生器,更给立陶宛的激光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立陶宛将激光作为重大产业进行发展,而产业进步和发展终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据统计,企业就有40多家,其中EKSPLA、Altechna、Light Conversion这三家立陶宛激光企业并称三大巨头,各个都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激光研究历史。掌握的技术分别在皮秒,飞秒均占据核心市场地位。尤其是皮秒激光器,占据50%的全球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飞秒激光技术霸主。

目前,立陶宛激光产业创造了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GDP贡献,间接创造贡献可超过7亿元人民币。看起来不起眼,但要知道,立陶宛全年GDP也才3000多亿元人民币。激光产业,确实称得上是立陶宛这个小国里的大产业。

立陶宛激光在国际社会就备受瞩目,其研究水平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截止到当前立陶宛在激光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优势,同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展开合作,这些国家有90%的激光设备都源于立陶宛进口,中国此前也不例外。

像我国内流行的近视飞秒激光手术基本上100%使用的都是立陶宛进口的飞秒激光器,在一些光谱仪器方面,还采用了立陶宛激光器和激光镜片,并且相关设备被美国NASA、欧盟空间局和以色列的核研究中心使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中有90%也使用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设备。

立陶宛的激光领域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一提到激光设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立陶宛。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的原因,立陶宛对我国似乎并不友好,从2021年开始,立陶宛就频频出现在新闻头条上,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这也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担忧。一旦突然断供皮秒、飞秒等特殊激光器领域,届时我们该如何面对?会不会再次陷入“卡脖子”局面?

而这些年来我国也一直非常关注激光方面,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进入21世纪,中国的激光产业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

近五年来,国内飞秒激光器产业发展迅速,华日激光、大族激光、安扬激光、锐科激光和创鑫激光等纷纷加大了自研投入,且取得了重大突破。华日激光在研发Teak系列亚纳秒激光器产品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技术专利;大族激光研发的国产飞秒激光器,功率效率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安扬激光更是掌握了超快激光核心技术。

中国在光纤激光器方面,已经处于全球先进前列,中国已经可以生产万瓦单模光纤激光器,在激光切割机方面,打败了欧美进口,使得国内激光切割机的价格直接下降了90%,万瓦的国产激光切割机的价格只有60万,而进口的可以达到三五百万。

不仅如此,我国国产光纤激光器还出口到许多发达国家,欧美日韩均进口了中国的安扬激光、锐科激光和创鑫激光的激光器产品。可以说在光纤激光器领域,中国的技术已经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就是说,在激光产业方面,我们与立陶宛的差距正在加速缩小。

锐科激光,光是2021年营业收入就达到34.10亿元,同比增长47.18%;净利润4.74亿元,况且在武汉和深圳还有年收入超过10亿的激光器企业,这些企业所聚焦的领域是大功率脉冲及连续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等。

2021年11月18日,位于武汉的华日激光完成了120W皮秒激光器样机以及40W飞秒激光器样机的研制。这两款样机的相关性能指标,也已达到了国际同类顶级产品的水平。

此外,华日激光在激光核心材料、元件、系统等方面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国产化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了95%以上。

尽管立陶宛在美国的怂恿下,会用激光“卡我们的脖子”。但在中国自主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打破了立陶宛在激光武器上的垄断,正在逐步摆脱依赖,这是中国制造实力的最好证明。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任何技术的使用和应用上,都要保持更警醒的状态,过分依赖其他国家,只会被卡脖子,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够掌握自己命门。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