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任何试图篡改历史,伤害民族团结的人,都是罪人!
一场关于历史的不当言论,让这位精通四国语言的演员彻底跌落神坛,从此销声匿迹。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遗忘历史,更不能替先辈原谅历史。
而赵立新出生在军人家庭,偏偏要挑战历史的底线,甚至否认历史。
最后自食恶果,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赵立新究竟做了什么?如今他怎么样了?
不当言论
2019 年,赵立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了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他问道“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简直是离谱他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他这典型的就是受害者有罪论。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更不能替先辈原谅历史。
圆明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标志性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
1860年10月6日,为了报复和侵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的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以及统帅,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
命令米启尔中将在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人直驱圆明园。
而所谓的借口只是他们随意胡扯的一个理由,只是为了挑起战争,烧杀抢掠。
圆明园的焚毁是西方列强野蛮侵略的铁证。
赵立新此举,无疑是在挑衅历史,在中华民族的伤疤上撒盐。
作为公众人物生活在太平盛世,不仅不心存感激。
还肆意调侃这段不容置疑沉痛历史,刺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本以为他会因此事吸取教训,重新做人。
可是我们忘了,愿意当狗的人骨子里就是站不起来的。
仅仅一个月后,他的错误行径变本加厉,在关于日本侵华时期故宫文物的言论中。
他公然质疑日军为何没有抢走故宫文物和烧毁故宫。
试图否认历史,将日军这一暴行掩盖在时间的流逝中。
赵立新轻描淡写地将错误归结于中国人的抵抗,淡化日军攻打北京时给国人造成的惨重伤亡。
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彻底突破了历史的底线。
他忘记了他身上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
他的行为激起了全体国民的公愤。爱国人士纷纷挺身而出,指责他无视历史真相,
这种为侵略者开脱、辩护的恶劣行径,作为军人家庭出身的他为什么有如此的想法?
成长经历
1968年赵立新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书香家庭。
少年时期父亲退伍后在新华书店工作,为他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
高中时期,他最喜欢莎士比亚戏剧,他也经常在学校进行朗诵表演。
课余时间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也逐渐强烈。
凭借这份热爱,1986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在校时期他的成绩就很优异,他获得前往俄罗斯全苏国立电影大学深造的宝贵机会。
在莫斯科的求学经历让他的表演技艺得到了进一步锤炼,他也顺利地拿到了导演系硕士学位。
有了高文凭后,他并没有停歇自己的脚步又前往瑞典,做职业话剧演员。
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考入瑞典国家话剧院的华裔。
精通四国语言的他逐渐在欧洲戏剧圈崭露头角。
2000年,赵立新指导并出演了独白剧《亨利事件》《弗洛伊丹徒尔的病例》。
也因此荣获年度斯德哥尔摩国际独白剧戏剧节最佳剧目奖。
2001 年,赵立新学成回国,以中戏导演系讲师的身份开启了演艺生涯新篇章。
在《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影视作品中,他凭借精湛演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不仅如此,让他事业达到新高度的是他参加综艺节目《声临其境》。
多语种配音《功夫熊猫》令他展现了浓厚的台词功底,也让他荣获“实力派” 的称号。
然而,这样的一个优秀的演员,竟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自食恶果,罪有应得
随着赵立新不当言论的传播,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直接点名批评。
严肃指出其言论对历史尊严的严重践踏以及对社会价值观造成的恶劣影响。
当民众为他歪曲历史的不当言论愤怒时,细扒下才发现他早已加入瑞典国籍。
骨子里留着中国血,享受着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上取得的名利。
举起碗吃饭,放下碗来骂娘,肆意伤害国人的感情,简直无耻到令人发指!
相关平台迅速对他采取了严厉的处置措施。
超过 20 个平台先后封禁了他的账号,影视制作方也对他参演的作品进行紧急处理。
电视剧《突围》采用 AI 换脸技术替换他的形象,并大幅缩减其戏份。
曾经前途无量的他,瞬间沦为各个行业避之不及的对象,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面对事业的急剧滑坡,赵立新虽然迅速删除争议言论并发表道歉声明。
但在声明中仍为自己辩解,称言论只是出于 “学术讨论”。
他并不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是自己挣不到国人的钱了,才开始着急。
这种毫无诚意的道歉不仅未能平息众怒,反而进一步激怒了公众。
此后,他试图通过参加公益活动重塑形象,然而,过往更多的争议言行被不断曝光。
他还曾在交通事故中侮辱女警察,这一事件曝光,让公众对他的厌恶愈发加深。
彻底堵死了他挽回形象的可能,最终只能无奈退出公众视野。
赵立新从演艺事业的高峰瞬间跌落谷底,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完全是他自作自受。
结语:作为公众人物应当约束好自身,为大众带来正面引导。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不能忘记,更不能否认。
任何试图挑战民族底线、伤害人民感情的人,都将遭到民众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