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距离高考还有105天时,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纵身一跃,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林嘉文在遗书中写到一生看透两件事。他自杀前一天还和平时一样上课,看不出任何异样,在别人看来林嘉文虽然是天之骄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是压抑痛苦的。
林嘉文从小喜欢读历史书籍,同龄人还在为升学头疼的时候,16岁的林嘉文已经出版了个人著作,天才少年林嘉文一夜成名,成名的代价就是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他想改变现状,而现实却像牢笼一样禁锢着他,因为内心太过清醒,导致悲剧的发生。
林嘉文
林嘉文短暂的人生经历了什么?他看透的两件事又是什么?他为什么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天才少年林嘉文孤独又悲情的人生。
一、天才少年成名的代价2014年,林嘉文出版了人生第一本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这本书一出版就卖了3万多本,文笔成熟老道,很多观点都一针见血,历史领域的专家读了这本书,对林嘉文的见解赞不绝口,难以置信的是,这本书竟然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写完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文化素养,专家学者大胆预测,这个孩子将来必定会在史学领域做出一番成就。
林嘉文写的第一本书就体现出他深厚的历史功底和见解,他在书中对古代政治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晦涩难懂的政治变的浅显易懂又不失真实性,当今互联网普及,林嘉文和同龄人的喜好完全不同。
林嘉文对历史有正确且深刻的认知,小小年纪就有钻研学术的精神属实难得,当其他同学在沉迷网络游戏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了,他对历史的观点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和赞扬。
2015年,林嘉文的第二本著作《忧乐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这本书还要邀请了宋史学家李裕民教授写序言,李教授的学生以前也想请他写序,可是都被他拒绝了,他从不给青年作序。
林嘉文对历史的认知,以及文笔文风都不像中学生,为了这个年轻人,史学大师居然愿意为他破例,由此可见林嘉文非同凡响,李裕民读完这本书,称赞林嘉文是“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第一人”。
林嘉文接二连三出书,学校不想弃宣传的好机会,其实在他第一次出版书籍的时候,校方就希望他可以出面宣传,但是林嘉文不喜欢抛头露面,只想潜心研究历史,对此他并不太情愿。
李裕民
到了2015年,林嘉文再次出版自己的作品,学校怎么会放弃宣传校友的机会,校方领导联系了出版社,随后林嘉文在西安中学,举办人生中第一次新书宣传活动,虽然林嘉文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但是他却表现出的非常从容冷静。
林嘉文在宣传活动中举办了座谈会,很多学术界的权威人士都来给他坐镇,由此可见林嘉文在专家心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虽然他不太喜欢在公开场合出现,但是在众人面前仍然侃侃而谈。
大家讨论着自己对历史的观点和见解,虽然活动的主角是林嘉文,但是作为后辈,整场活动他都谦虚耐心聆听前辈的观点,他在这次座谈会上受益匪浅,有些专家林嘉文还是第一次见,他们都读过林嘉文的书,大家毫不吝啬对他的夸赞,众人都觉得假以时日林嘉文一定能在史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林嘉文出版的作品
虽然外界都说林嘉文是天才少年,可是他自己并不这么看,他始终谦虚低调的做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因为几句赞扬就飘飘然,他的时间都放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上,根本没时间顾及名利。
有了这次办座谈会的经历,出版社多次找到林嘉文,希望他可以再次进行新书宣传活动,但是他却委婉坚定的拒绝对方,他始终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目前只是一个学生,本职工作是学习。
林嘉文不想在大众面前出现的次数太多,他认为出书只是他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不应成为收获名利的手段,如果真的变成这样就完全违背了初衷。
林嘉文
短时间接连出版了两本高质量作品,就算是专职作家和学者也很难做到,林嘉文在史学上的天赋着实难得一见,他的故事被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些高校提前给他递上橄榄枝,多数人都认为像林嘉文这样的天才,一定会前途无量。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发出质疑,林嘉文此时只是一名高中生,书中的观点根本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写出来的,这些人觉得林嘉文的书并不是他自己的写的,或许他的背后有团队操作。
也有人认为林嘉文年纪还小不应该太高调,这样的行为不利于他的成长,虽然现在他很优秀,但是以后的发展无法定论,“伤仲永”的事情并不少见,外界的言论刚开始并没有影响到林嘉文,他还是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他深知目前对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钻研历史。
林嘉文
可是久而久之,外界的言论对林嘉文的生活和学习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是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就连同学对他也不像以前那样友好,他只想做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还要这样误解他,更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喜好为什么会带引来诸多争议,这让他深感苦闷和迷茫。
林嘉文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不时就会有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在学校和家里堵他,陌生人恶意的骚扰,让他的心里备受煎熬,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患上了抑郁症。
好好的孩子被舆论折磨的痛苦不堪,林嘉文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知道成名的代价这么大,他们宁愿林嘉文一生只做个平凡的人,然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他的人生注定是倍受关注的。
林嘉文
二、外界舆论、同学嘲讽,心理问题越发严重林嘉文1998年出生在西安的一个书香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在法律院校工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林嘉文从小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他的爷爷对孙子抱有很大期待,希望他将来从事文学相关的工作,林嘉文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从小就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天赋。
林嘉文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大一样,同龄人还处于爱玩耍的年纪,他就开始跟着爷爷学古文了,虽然这些知识很难懂,但都是林嘉文最感兴趣的,所以他并不觉得枯燥,小小年纪就学古文,这让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林嘉文很小的时候在书房看到父亲的史书,他拿起一本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从此以后对历史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要待在书房里认真读书,可以说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林嘉文
林嘉文房间里最多的就是书,字还认不全的时候他就读史书了,别人看来枯燥晦涩的文言文,在他眼里却是最有意思的,读史能明理知义、以小见大,林嘉文从书中读懂了人生道理,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林嘉文记忆力超群,只要他看过的书,都可以牢记在心,同龄人还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就开始看百家讲坛了。
林嘉文喜好历史的同时,学习成绩同样优秀,老师教的知识他都能很快掌握,父母一直很重视他的学习,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母亲每天都会检查林嘉文的作业,一旦出现错题,他一定会把当天的错点难点学透,决不把前一天的错误留到第二天,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完全不用父母监督。
林嘉文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每天完成作业后看历史书,他总是带着敬畏心学习钻研历史,父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十分尊重和支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规划,随着年纪的增长,从事历史工作的想法在林嘉文心中开花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知道儿子热爱历史,每次买书都要给他挑两本回去,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能读文言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就查翻译,久而久之他积累的文言文词句越来越多,看史书越发轻松。
2014年林嘉文考上西安中学,他早就想写一本和别人的观点都不同的书,这件事情终于在高一的时候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比初中紧张了很多,可是这对林嘉文的学习并没有多少影响,他的成绩仍然处于上等水平。
长年累月的积累,让林嘉文的历史知识逐渐提升,上高中之后他对历史的热爱更加强烈,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感到无比畅快,当别的同学在为高中繁重的学业感到头疼时,学习对林嘉文来说依然很轻松,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以后,他还有很多时间看史书。
林嘉文
林嘉文不仅历史学的好,并且不存在偏科的情况,老师都说林嘉文成绩稳定,有时候还和历史老师一起讨论问题,因为历史成绩出色,老师总是让他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分享学习历史的经验,甚至给大家讲他独到的见解,由于林嘉文太优秀,所以有些同学开始嫉妒他,觉得他过于骄傲,无法融入同学们中间,动不动就对他冷嘲热讽。
随着知名度的增加,有更多人关注他的生活和学习,除了夸奖,质疑声也接踵而来,他本来就性格内向,有一次一周之内他接受了13次采访,生活学习完全曝光在大众眼前。
林嘉文不喜欢接受采访,心理压力逐渐增大,研究历史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被采访充斥着,他发觉自己再也快乐不起来了,社会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同学的排斥,导致林嘉文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格外孤独,他没有倾诉的对象,就连父母都不知道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改变。
林嘉文
林嘉文心理太过压抑,出现了自残的现象,他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试图达到暂时的解脱,一次偶然的机会,母亲发现儿子身上的伤口,才知道他的情况竟然已经严重到这样,作为母亲她十分自责,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林嘉文的问题。
母亲心疼的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林嘉文患上严重的抑郁症,目前只能靠药物治疗,想要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还需要家人的开导和自我心理调节,可是后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林嘉文还是闷闷不乐,不仅自残还整天陷入自我怀疑,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更不知自己是否真的像别人说的那么优秀。
此时林嘉文的生活充满黑暗,他看不到一点希望,在别人眼中他是天才少年,可是只有林嘉文和他的家人知道,现在的生活过的有多痛苦,林嘉文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承受不住这一切了。
图片来自网络
林嘉文之前结识了一位历史学者罗炳良,他很欣赏林嘉文的学术观点,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学问,对林嘉文来说罗炳良亦师亦友,是他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挚友,2016年2月,罗炳良因为癌症去世,好友离世对林嘉文的打击很大,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人生太通透,他选择结束一切2016年2月23日,林嘉文的生命走到尽头,他给父母留下遗书,纵身一跃从楼上跳了下去,从遗书中不难看出林嘉文已经对未来失去希望,有人质疑有人赞扬。他看透了未来的生活,将要在压抑中度过,同时林嘉文不想在同一领域继续做研究,他觉得现在的研究方向无趣至极。
林嘉文
林嘉文希望自己在历史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他承受着外界强加的压力,他活的太通透,过早的看清人生的艰辛,他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排解痛苦,可是最终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方式,万念俱灰的林嘉文,只能选择自杀结束内心的痛苦和疲惫。
林嘉文曾在采访中透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西夏历史,他去世时只有18岁,这一切还来不及实现,他的人生本应充满光明,却在质疑中结束了短暂的人生。
历史领域失去了一位冉冉新星,很多学者都扼腕叹息,林嘉文去世后,父母无法接受这样的噩耗,他们悔不当初,天之骄子和儿子的生命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如果重新选择,他们宁愿孩子平凡的走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