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3步有效唤醒孩子内心的动力?

暖暖小芽屋 2025-04-08 16:20:37

走进周末的一场家庭聚会,小林和小李正在讨论孩子的问题。

小林感慨道:“我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垫底,我试过各种方法了,鼓励、奖励,甚至威胁,但都没用。”而小李略显轻松地笑着说:“为什么不试试让孩子自己找动力呢?”一旁的朋友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小李继续道,“这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通过一些策略,让孩子自己在心里燃起动力。”

创造真正的胜利体验

小林家的场景正是小李所提出的一个不错的开端。

用实际的胜利来点燃孩子的动力,而不仅仅是惩罚或说教。

在一次意料之外的发现中,小林注意到孩子对乐高积木的几何结构特别感兴趣。

这给了她一个机会,通过“搭建立体迷宫”的挑战,让孩子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

这项任务帮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在研究图纸与计算角度的过程中,孩子赢得了游戏,也顺带重新发现了他曾经头痛的数学。

胜利体验不仅让孩子感到自豪,更在无形中强化了他内心的自驱力。

这样的实际参与和胜利感,背后其实是神经科学的支持。

当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形成“努力-回报”的神经回路。

这种生物化学反应,无论是大人的工作还是孩子的学习,都会是一种有效的动力源。

赋予自主选择权

走到小李的家庭里,她的策略有些不一样。

曾经,小李的女儿因为遭遇小事情就会情绪波动,比如搭不好积木会大哭。

小李选择通过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权,让她在自己的情绪和选择中找到平衡。

一开始,小李认为女儿似乎有些“玻璃心”,总是极易情绪化。

但在一次女儿因为画错线条而撕掉画纸时,小李没有简单地评价,而是开始引导,“这是颜色搭配让你不舒服吗?”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在掌控自己的选择中积累了自信和力量。

当子女真的觉得自己的主张能够被承认和执行,这种自主感和掌控感将帮助他们积累内心的自驱力。

而这也从科学上反映出一些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敏感儿童的大脑共情区域更为发达,容易因外界的情绪波动产生共鸣反应。

学习识别和尊重孩子的选择,有时比简单的纠正或指正来得更有效。

建立成长型思维

在普通的生活中,小哇妈妈的经历也是颇具启发。

她并没有在一次失败之后拒绝前进,而是与孩子一起回乡创业,通过种菜发货和线上带货开辟了新的天地。

虽然经历了一次台风摧毁直播间的突发状况,但她从中找到了机会,“这叫‘野生有机’,让城里人看看。”这种自发的回答,既是对挑战的接纳,也是对失败的重新定义。

《人民日报》曾提出过设置“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这样的策略能激发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

成长型思维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看到无限可能。

无论是要去证明一个数学猜想或是简单地去尝试一次新的生活方式,挑战应当是孩子们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并不只是积累知识,也是在不断构建自我认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快乐和成就感。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允许孩子去质疑、尝试和失败,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面对当下的挑战,也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通过实际的胜利体验、赋予选择的权利和建立成长型思维,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心理基础。

这样的基础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和社会认可,而是他们内心的驱动力。

写在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推他们走上所谓成功的赛道,而是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炬。

下次,当你认为孩子不够主动时,不妨蹲下身去看看这个小人儿,告诉他:“你这次做得很好,加油!”

孩子的成长,是从把伤痕变成铠甲的那一刻开始的。

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选择和遇见新的未来,是父母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最有效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

暖暖小芽屋

简介:育儿干货分享,助新手爸妈轻松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