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一则重磅消息掀起轩然大波: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两大央企巨头筹划重组。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诸多猜测:长安 + 东风,真的能成为中国版 “大众集团” 吗?

2025 年 2 月 9 日晚间,东风股份和长安汽车同时发布公告,双方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与东风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受此消息影响,相关概念股股价大涨,东风系、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涨停,市场对此次重组展现出极高的期待。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此次重组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工信部汽车产业研究院理事赵强指出,在技术层面,双方整合研发资源,能加速技术迭代。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不错的技术积累,而东风在商用车领域也有深厚的底蕴,二者结合,有望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在市场方面,整合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能扩大市场覆盖,提升市场份额。产业结构上,可优化业务布局,加强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若重组成功,二者汽车年销量将突破 500 万辆,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大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也将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就如同大众集团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地位一般。
然而,这一重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忧。先看长安汽车,2024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下降 58%-67%,虽第二季度有所好转,但利润下滑的事实不容忽视。利润下滑反映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难题等。再看品牌方面,两大集团旗下品牌众多,品牌分散问题较为突出。众多品牌之间如何协同发展,避免内部竞争消耗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出现 “大而不强” 的局面,空有规模,却缺乏核心竞争力。

从过往的企业重组案例来看,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东风集团与兵装集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在重组后的融合过程中,双方员工能否相互适应新的文化和管理方式,管理层能否高效协作,都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磨合不佳,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还可能导致内部混乱,抵消规模效应带来的优势。
再来探讨一下岚图与阿维塔的技术协同可能性。岚图作为东风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方面有自己的技术积累;阿维塔是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理论上,二者可以在技术研发上实现互补,比如在智能驾驶算法的优化、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等方面展开合作。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品牌定位、研发团队的融合等问题,技术协同的难度也不小。

回到最初的问题,央企重组是资源整合还是形式主义?从目前来看,此次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对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的响应,也是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但要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出 1+1>2 的效果,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需要在企业文化融合、品牌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协同等方面下足功夫。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汽车行业变革时代,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未来,它们能否成功打造出中国版 “大众集团”,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央企重组的看法。
重组应该是长安主导,不然会整没的。
毁了
1+1真的会大于2?
会是东风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