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休璟:唐休璟是唐代中叶著名的宰相,也是一位著名的武将,他建树最大的地方是在边疆戍边。六七九年,突厥叛乱,并鼓动西夏与契丹联合,唐休璟领命下边地驻扎,在独木岭击败了突厥,从此名声大噪,被提升为司马。683年,突厥包围了丰州,击毙了总督崔智辨,那时举国皆弃丰州,唐休璟举出陈不可弃之理,高宗被他劝服,正是由于唐休璟的坚持,才使丰州未为突厥所夺。
七百年,吐蕃入侵凉州,唐休璟带兵迎战,亲身上阵,六战皆胜,用敌人的尸体堆成了一座雄伟的城墙,自此,吐蕃闻风丧胆,再也不敢侵犯,唐休璟在战争结束后,升为右卫军大将军。武则天登基后,唐休璟出谋划策受到重视,武则天依其提议,派遣王孝杰重新夺回安西四城。
由于唐休璟的战功卓著,历朝历代对他都有很高的赞誉,武则天曾经在群臣面前说:“精于边疆之事,卿等无一能及!”刘昫也说:“休璟精于边疆之事,山河要道,他都铭记于心,”宋祁也 曾经说过,“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也就这三个人能够被称为文武大臣”!
但唐休璟有一个小错误,那就是他曾经不愿意离开权利。武则天晚年,八十多岁的唐休璟本该隐退,但仍坚持执掌朝政,为当时舆论所嘲弄。李旦于710年恢复王权,任命唐休璟为东征将军,以抵御西域的入侵,第二年,唐休璟因年事已高,被迫退隐,一年后因病逝世,终年86岁。
裴度:裴度在唐代中晚期,历经四朝,三兴三亡,是一位杰出的宰相。裴度生于唐代中晚期,藩镇四起,在其任职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任用了李光颜与李愬两位大将,平息了吴元济之乱,击败了李师道,夺回了博清十二郡,协助宪宗完成了“元和中兴”的壮举;他举荐李德裕,韩愈,维护刘禹锡,留住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使大唐得以继续;他舍生忘死,直指时事,历经三次大起大落,在历史上被称为“二十年来,为国家安危,为天下苍生”,与郭子仪有几分相似之处。裴度为了大唐的一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国之良才,在历届宰相中,他都能排进前十,虽说他的战功还不够,但加入武庙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