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同志获准到北京探亲。到北京后,刘英去看了昔日的战友王震将军,王震关切地询问了张闻天的情况,并鼓励他们夫妇给毛主席打报告,申请迁回北京居住。1971年,张闻天和一些老干部一起,被疏散到了广东肇庆,距离此时已经过去3年了。
回到广东后,张闻天和刘英根据王震的意见,给组织写了信,申请迁回北京,却没有得到批复。对此,刘英晚年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得到的是那位中办主任传来的话:到北京住恐不合适,可换另一地方住。”最后,张闻天和刘英选择去了无锡,这时已经是1975年8月了。
刘英所说的那位“主任”不是别人,正是汪东兴。在刘英同志的不少回忆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她对汪东兴是颇有微词的。
据何方同志采访刘英的谈话记录显示,张闻天病逝后不久,毛主席也病逝了,这之后,刘英给汪东兴写了很多信,要求回北京,但是汪东兴一直不批。最后,是叶帅亲自批准刘英去瞻仰毛主席遗容的。
这次来到北京后,刘英就住到了她的老战友陈宗瑛同志的家中,到1978年又搬到了南沙沟居住。这期间,组织部的领导同志曾亲自登门拜访刘英大姐,询问她有什么要求,组织一定尽量解决。刘英大姐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把张闻天的骨灰从无锡迁到北京八宝山,因为无锡的天气很潮湿,她也想能时常去看看张闻天。组织部的领导同志答应了刘英的要求。
但是,不久之后,又有人来通知了,说还是要等一等,因为汪东兴认为骨灰“不必迁动了”,所以这个工作遇到了一些阻力,需要时间来解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刘英又给组织提出两条要求,第一应该把张闻天的骨灰迁到北京,给他做结论,其次张闻天写的文章也应该整理出版。陈云、王震等同志看到刘英的信后,都批示:完全应该。
刘英大姐于是就在老干部局同志的陪同下去了无锡,把张闻天的骨灰接到了北京。来到北京后,刘英又听说了一个好消息,说中央决定,要给几个老同志合在一起开追悼会,已经在安排了。后来,陈云同志又说,张闻天同志在党的历史上地位重要,贡献突出,应该单独开追悼会,并且他要亲自主持,或者致悼词。最后,组织上确定由小平同志主持追悼会并致悼词,因为陈云同志认为,这样的话规格更高一些,小平同志也同意。当时的悼词,是由胡乔木、邓力群两位同志共同撰写的。
张闻天是党的著名理论家,他的理论水平是很高的。素有“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曾对刘英说过:“闻天同志的那些文章(指在肇庆写的那些文章),我是写不了的。”
1974年刘英到北京期间,王震就对她说过:张闻天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学者,他写的东西很珍贵,不能烧掉。于是,刘英就把张闻天的文稿都放在王震那里。
后来,王震就把这些文稿交给了社科院,当时胡乔木是社科院院长,邓力群是副院长。后来,社科院成立了张闻天文集组,专门负责张闻天同志遗稿的整理工作。90年代,四卷本的《张闻天文集》陆续出版,其中共收录文章268篇,是张闻天同志革命一生留下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