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
在相机问世的时候,遭到了当时画家们的反对,他们对这个只需要按下快门就能变成照片的东西非常反感,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亵渎,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相机的出现,会抢走他们的饭碗,挤兑绘画的生存空间。
但从如今的角度来看,相机和绘画并非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关系,反倒是相辅相成,相机拍照确实方便,但画出来的像,更加有质感,是照片取代不了的感觉。
甚至有些画家,精湛的技术让人都分辨不出来究竟是照片还是画像,这种“超写实”的风格,也有着很广的受众,超写实派画家冷军一幅逼真的人像,直接卖到了7015万的价格、
价值七千万的画,冷军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甚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模特因为“忍不了”直接“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丝不苟的画家冷军是一个高度近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沉迷于画画,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冷军,每天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画画当中,可以说是茶不思饭不想的在画画,眼睛很快就用坏了。
在上学期间,冷军的度数就已经非常高了,摘下厚厚的镜片,看到的就是模糊的世界,这也让冷军在画画的时候,更想把事物最真实的样子和细节刻画出来。
作为如今的知名画家,冷军却是在高中马上要毕业的时候才接触到正规的画画培训,因为父亲更希望冷军能将心思用在正道上,好好学习数理化的知识,在那之前都是出于自身的爱好去临摹其他作品。
虽然父亲的期许是好好读书,但冷军还是不可自拔的沉溺于画画当中,文化课的成绩自然也是一塌糊涂,高考都没能考上大学,冷军也只能选择复读。
因为在高考中美术也能加分,复读之后父亲就给冷军报了一门艺术班,他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的培训,也是因此,冷军进入大学的时候才能如意选择美术专业。
在大学期间,冷军的绘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他在班级里却成为了一个“另类”,因为冷军的超写实画风,在当时并不流行,人们普遍认为画这么逼真还不如直接用相机来的实在。
虽然不被理解,但冷军没有放弃自己的风格,他就喜欢用无数的细节来完成一幅作品,这用作品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比不了的。
创作《小姜》冷军的超写实风格画作,离不开对人物的创作,在创作这幅卖了7015万的《小姜》之前,他已经有足够的人物肖像画的经验了。
冷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人物肖像画是《小罗》,在当时是一个教小朋友画画的美术老师罗敏,也是因为成为了冷军的模特,两人才走到了一起,虽然最后还是选择离婚分开了。
创作完《小罗》之后,罗敏又给冷军推荐了一个模特,第二幅人物肖像《小唐》也因此完成,创作完两幅人物肖像的冷军出门逛街,意外看到了一个女孩,第一眼冷军就认定要让这个女孩来当自己的模特。
痴迷于绘画的冷军,也不怕别人小姑娘误会,直接就过去搭讪,询问对方愿不愿意做自己的模特,而女生当时也正好是苦于在找工作,看冷军开出的报酬不错,爽快的就答应了。
然而当模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要画家确定好要画的姿势,模特就需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不能再动了,要不然会影响到画家的创作。
不过冷军选的姿势并没有那么难,模特也不需要一直站着,坐在凳子上就行了,但即便如此,模特还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当冷军的模特。
因为是超写实的风格,冷军对于细节把控的是非常严格的,甚至模特的表情都必须保持一样,开始画之前是什么样的神态,之后就要一直保持这样。
而且超写实画作,就注定了与快是不沾边的,冷海军的创作过程非常缓慢,而女孩也从最开始的新鲜变成百无聊赖了,每天都保持同个姿势,连手机都没法看,这确实是很辛苦的。
很快模特小姜就忍受不了了,虽然薪资不少,但也真的很折磨,正好当时的冷军也完成了小姜面部的创作,剩下的过程说实话不需要小姜也可以完成了。
在跟冷军商量之后,冷军同意让小姜离开,并且托人按照小姜的身材比例造了一个同款姿势的雕像,剩下的部分就对着雕像来进行创作,一幅画足足创作了一年才完成。
卖出“天价”《小姜》是在2011年完成的创作,在2019年进行拍卖的,3000万的起拍价,最后被加价到了7015万,这个价格,直接打破了冷军画作售价的记录。
对这个结果,其实冷军倒是没有太多惊喜的,他倒是不太在意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甚至拍卖会都没参加,还是朋友发短信告知的他这一结果。
之所以不在意,是因为冷军已经凭借着精湛的画技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只想继续耕耘在极致的画技之中,这也是他能获得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一个纯粹的人干什么事都是能成功的。
你有看过冷军的画作吗,这种超写实风格你能欣赏吗?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留言在评论区当中,与其他人一起进行友好交流探讨。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9-21,《【展览有意思48】累跑模特的油画!冷军肖像封神之作》
极目新闻,2018-03-04,《探秘冷军正月画室,正月聚会写生已成延续了23年的固定“节目”》
极目视频,2017-10-27,《冷军给湖大学生上公开课,7小时的“大师课”令学生直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