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成为杂工后,靠着一股机灵劲得到老板的赏识;
十年后他离开老板,凭借一己之力,在当地闯出了一片天地;
赚到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时,他仍不满足,野心勃勃地继续扩大经营,却遇到了一生中的死敌,最终只能上吊自尽;
在他死后,他的后辈败光财产,他的房子如今成了景区。
他就是“卢九”,卢绍华,坊间称其为“澳门第一代赌王”。
卢九于一八四八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在古时候,由于认知少,小孩的存活率往往会相对比较低,而当时的人们喜欢给孩子取贱名,认为取了贱名的孩子比较容易养大。
卢九的家里很穷,父母给他取名为卢绍华,并且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做“卢耇”。“耇”的发音在粤语中跟“狗”同音,因此卢九被同龄人戏称为“卢狗”,后来卢九又因为长着一个大脑袋,又被戏称为“大头狗”。
说来也怪,卢九出生没几年后,父母就去世了,反倒是取了贱名的卢九自己活了下来。
卢九到了十岁时,他孤身一人从新会漂泊到了澳门。
一八五七年,卢九成功被一间钱庄的老板录取为杂工,总算是有了经济来源。
卢九虽然年轻,但他聪慧过人,在商业上极具天赋,虽然只是个打杂的,但他勤奋好学,伶牙俐齿,善于讨好人,所以他很快就被钱庄的老板所倚重。
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成了钱庄的中流砥柱。
卢九在给钱庄赚钱的过程中,与不少人打交道,积累下大量的人脉和金钱,他天生又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商人,于是决定离开钱庄,自己出来独闯一番。
卢九于一九六七年创立了“宝行钱号”,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家钱庄。“宝行钱号”在卢九的经营下,每天都有大笔的银子进账。
作为善于钻营的人,如今手握巨资的卢九自然不会就这么把钱给放着,他借用那时候的社会规则来大捞特劳。
那时澳门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仍是葡萄牙在管理,当局对当地的经济实行“承允制度”,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想要营业就得先投标,中标了,有了特许的牌照,才能经营。
那时候想要获得牌照,门槛极高,普通人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
卢九可不是一般的人,如今的他有钱又有关系,靠着自身优势,在短时间内混得风生水起。商号、地产、赌坊、烟档、菜市场这些产业的背后皆有他的身影。
到了后来,卢九靠着这个制度,进军猪肉市场,并且在澳门一家独大,坊间称他为“猪肉大王”。
随着他钱财越多身份也就越高,“卢狗”这个名字听着不雅,也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称呼他,都改口叫他“卢九”。
然而光凭“猪肉大王”这个称号,还谈不上什么传奇,真正成就了卢九的传说,还是在“赌”这个行当。
那时候只要有牌照,在澳门开赌是合法的。
一九七二年,卢九获得特许的赌牌,相继开设了“白鸽票”、“番摊”、“闱姓”等项目,之后他又接手了“仁慈堂彩票”,独霸了澳门赌业三十多年,被誉为“澳门赌王”,他也是第一个被公认为赌王的人。
随着赌业的做大做强,日进斗金的卢九野心也越来越大,小小的澳门已经无法满足他,他需要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隔壁的广东。
一九零零年,由于《马关条约》“赔款”的关系,清廷的经济已经非常紧张,李鸿章作为两广的总督,解除了禁赌令,开放部分项目的经营权,以求缓解危机。上一任的两广总督是德寿,德寿很反对赌业,因此德寿一上任就颁布了禁赌令。
卢九一听到这消息,便与几个好友成立了“宏远公司”进军广东。那时候想要争取经营权的不仅仅是只有卢九一个,并且竞争对手的实力也都不小,因此卢九想要拿到经营权绝非易事。
卢九花了两百万两银子才拿到了八年的“白鸽票”经营权,两百万两在当时可不少,虽然赌这一行利润很高,但短时间里根本回不了本。
卢九原以为大本钱下去了,只需要把生意好好经营,回本也是早晚的事情,可正当卢九的新事业刚开始没多久后,李鸿章就被调离了,他的上任时间前后不到两个月。
接任李鸿章位置的又是德寿,德寿一上位,又颁布了禁赌令。这让卢九很头疼,但德寿虽然禁赌,却没有严加管束,因此卢九还在背地里继续经营。
不过卢九为了经营得顺利,就必须得拿出钱来打点一些人,以免真查起来,自己之前的投入就得打水漂了。
但是,不久之后,一家“福泰公司”冒了出来,直接跟卢九的“宏远公司”抢生意,卢九被逼无奈,只能以每年十一万两的代价,让对方别做,自己独家经营。
几个月后,德寿再度被调离,取而代之的是鹿传林,鹿传林仅当了十多天,陶模上任了,但陶模在位仅一年多就去世了,随后德寿再次接任。
也就是说,三年间一有新官上任,卢九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金钱来应付新到的官员,这三年里,卢九赚的钱都用来孝敬这些人了,不仅没得赚,甚至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卢九投入这么大,如果退出的话,那就得亏得血本无归,他只能是不断地加大自己的投入,但他却不知道投入得越多,他就陷得越深,直到无法翻身,这跟来他赌档里豪赌的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九零三年,德寿又被调走了,这次来的却是岑春煊,对于卢九来说,岑春煊可不是一位善茬。
岑春煊以疾恶如仇而闻名,在他担任四川总督的时候,就被人称为“官屠”,他雷厉风行,曾在一份奏折里弹劾了四十多个官员,可见他手段不少。
卢九在他的面前,就像一只小耗子一般,根本就不堪一击。
在岑春煊的威慑下,卢九给的好处再大,下面的人也不敢乱收,即便是收了也不帮他做事,这让卢九彻底没辙了。
辛辛苦苦三年,什么都没有得到不说,还得倒亏四五百万两,为了填补这些亏空,卢九欠下不少债务,卢九想要找朝廷拿回一点本钱,但是岑春煊实在是不好对付,卢九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一九零五年,清朝要在广东修建铁路,卢九如获救命稻草,立即飞到上海,找到当时的“实业教父”盛宣怀,盛宣怀是负责这条铁路的朝廷命官。
盛宣怀一听卢华绍说要投资建设这条铁路线,心里就乐开了花,但卢九投资也不是白投资的,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盛宣怀要把自己花钱的“冤枉钱”都拿回来,然后他会把这笔“冤枉钱”用于建设铁路线上。
以盛宣怀的身份地位,又岂会看不出卢九的心思,当即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卢华绍。
随后,这件事情就传出去了,朝堂之上,竟然无一人为卢九说话,哪怕是卢九想找人帮忙,也没人敢帮。
一九零七年年底,年仅六十多岁的卢九在澳门的家,“娱园”之中,上吊自尽,一代传奇就此没落。曾经被誉为“澳门赌王”的卢九,在死前就犹如一个被逼到绝境的赌徒一般,着实可怜。
卢九去世后,留下十个老婆,还有三十三个子女。这时候卢九的长子卢廉若挺身而出,早年卢九曾经给他捐了个官,可卢廉若偏偏喜欢做生意,所以就辞官从商了。
在卢廉若的运筹帷幄之下,卢家重新焕发生机,卢家的产业竟比卢九在世时还要大。
卢廉若在一九零九年成为澳门第一富豪,坊间称其为“澳门皇帝”。并且卢廉若还曾两度款待了孙中山。
只可惜卢廉若的身子骨不太硬朗,到一九二七年,他五十多岁时就病逝了,卢家后继无人,从此一蹶不振。
一九三零年,卢家所掌控的赌牌被当局拿出来拍卖,各方势力闻风而至。不过,卢家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屹立至今,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底蕴还是很足的。
卢家与范洁朋、萧瀛洲、霍芝庭等各路大佬合作了起来,成立了“豪兴公司”,花费了八十万顺利拿下赌牌,公司业务也蒸蒸日上。
而后来有“赌圣”之称的叶汉,便是在“豪兴公司”里担任荷官,可是他空有一身才华却一直没有被看中,一怒之下,叶汉辞掉了工作,来到广东成为傅老榕的得力干将。
傅老榕此时正开着一家叫做“又生公司”的赌厅,位于广东宝安县,因为傅老榕从“豪兴公司”那里抢夺了很多顾客,所以“豪兴公司”的业务就深受影响。
一九三七年,傅老榕与高可宁联手在“豪兴公司”不得志的霍芝庭,他们强势地以一百八十万从卢家手中抢下澳门赌牌,自此卢家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傅老榕,被誉为“二代赌王”。
一九六零年,大堂巷七号卢家宅院由于无法缴纳房产税而被没收。而卢九自尽的私宅“娱园”,也在卢廉若去世后换了主人,如今“娱园”成了“卢廉若公园”。
二零一五年,香港某书展上,一本《澳门晚清华商》放在展览架上,书的封面便是“娱园”,有一老人指着这本书道:“这儿曾是我的家!”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自豪,一丝骄傲,但很多的是无奈和苦涩,原来,这个人正是卢九的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