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论坛期间,6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明文化前世今生,30余场活动贯穿全年。
值得一提的是,“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在开幕当天同步开展,展出百余件国之瑰宝。此外,论坛发布了明十三陵帝陵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等重要计划,以文促旅,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上午9时许,主论坛正式开讲。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中外对话、现场连线、直播推介等多个环节。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宏观视野下的明史”“救时宰相张居正”“非遗里的大明剪影:中华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等主题深入交流,共话明文化研究成果。
在中外对话环节中,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项目主任玛丽诺埃尔·图尔努(法国),双方以“传承与互鉴:明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进行思想碰撞,畅聊彼此对明文化的理解,对话也为双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双向友好交流,共探明朝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
主论坛上,最受关注的当属直播推介环节,主办方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大众发布了明十三陵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等重要计划,进一步扩大明文化景观格局,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此外,现场还发布了两条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记者现场了解到,两条文旅研学线路分别为“追溯昌平之源 探寻千年文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景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和“感受长城精神 触摸历史长河”——居庸关长城+永陵或思陵等未开放帝陵,可沉浸式感受明文化的多彩繁盛。
作为主论坛压轴戏,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打破了传统文化以往的刻板印象。
此外,2024明文化论坛设置了“美美与共”“百家话明”“皇都营建”“世出阳明”“高文雅典”“明韵新生”六场主题论坛,专家学者们纷纷围绕明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
作为2024明文化论坛五大展览之一的“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在开幕当天同步开展,特展为期两天,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参展。
展厅中,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玉雕万寿海棠金托执壶、保明寺铜钟等珍贵文物在展柜中整齐摆放,不少观众驻足拍照,细细端详。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件展品的旁边都有高清图片,并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文物的名称、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等信息。此外,展品旁还设置了一个二维码,观众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展品的详细介绍,包括更多图片、讲解音频以及相关信息。
与传统的博物馆或展览馆场地不同,本次特展策划于“主论坛”会场内400平方米的文物展区。“特展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通过现场精选的皇家重器、服饰、佛造像铜器、瓷器、金银器、玉器、书画、家具等珍贵文物,向观众展示明朝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次展览中,感受到明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生活美学和创造力。”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文物科科长李慕禅说道。
据了解,“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的展出时间为7月13日、14日,为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论坛会议结束后,大部分特展文物将移至明十三陵定陵景区内文物展厅,届时市民购买定陵景区门票即可参观。
为了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在2024明文化论坛期间,昌平区策划了“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共30余项文化活动,广大市民可共同参与体验。
周末两天,明代皇家仪仗迎宾礼、大射礼展演、“中和韶乐”系列曲目演出活动和明代“出警入跸”展演、分别在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长陵景区举行,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明文化氛围。
此外,本届论坛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就已经开展了面向大众、鼓励社会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明十三陵神路新春(永乐盛世)游园会、“大明书场”讲座、出警仪仗展演等活动,效果显著,让社会大众更深入地接触明文化、了解明文化、享受明文化、传播明文化。未来,2024明文化论坛将陆续推出“华夏风韵”音乐雅集、“丝竹新韵”音乐雅集、空中旅游观光、凤冠霞帔巡游、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华裳秀典”明式服装秀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提高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