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项伯为何要助刘邦脱险,刘邦称帝后,项伯最后结局怎样?

围炉观史 2021-12-26 23:44:53

在五年的楚汉相争中,有一个人平时很没有存在感,可又在关键的几件大事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他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

作为项氏家族的长辈,项伯自然以维护项家利益为己任,然而在“鸿门宴”事件中,项伯却不惜得罪谋士范增,背叛侄子项羽帮助刘邦脱险,他为何这样做,有什么考虑?在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后,项伯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

项伯其人

项伯,名缠,字伯,楚国下相人,战国末期楚国贵族,项羽最小的叔父,在项氏家族内部及项家军中,因为有兄长项梁与侄子项羽的存在,项伯并不受重视,在项梁于定陶之战中战死后,项羽顺利接掌了项氏家族和项家军的大旗,项伯以叔父身份辅佐项羽。

为什么说项伯不受重视,没有存在感呢?在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反秦之前,历史上关于项伯事迹的记载几乎没有,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早年曾与张良有旧交情:秦朝统治时期,项伯因犯下杀人罪,得到张良的帮助藏匿于下邳,躲避了官差的追捕从而保住性命。

这之后,就是跟随项梁在吴中起兵造反,不久又随项梁、项羽北上,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新的楚怀王,项梁因拥立之功被封为武信君,与侄子项羽一起统帅项家军,而项伯则作为项家在朝廷的代表,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尹,相当于左丞相,只是此时的楚国朝廷更像一个草台班子,说是丞相其实也没啥权力。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伯随同项羽于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大军,二十万被歼灭,二十余万秦军投降(不久在新安被项羽下令连夜坑杀)。也是在这一年,项伯跟随项羽进军关中,40万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项羽因刘邦的军队在函谷关阻拦楚军入关要问罪刘邦,双方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从吴中起兵、拥立楚怀王,到巨鹿之战大败秦军及进入函谷关,项羽身边文有谋士范增,武将有英布、龙且、季布、钟离眛等人。项伯除了是项羽叔父,身上担着楚国左尹的官职,一路上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功劳和作为,而项羽为人桀骜,心里也未必看重他(项羽连楚怀王都不放在眼里),但是作为项羽的长辈,项羽在表面上还是很尊敬项伯的,有时候项伯的一些意见项羽也是听从的,这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项伯之所以帮助刘邦的考虑

就在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夜,项伯想到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张良正跟随刘邦,担心开战后他会有危险,于是连夜赶到霸上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了张良并告诉他实情,想要张良和自己一起离开。没想到张良听完后说:“我为韩王成护送沛公,现在沛公有难,我自己逃掉是不道义的。”于是就把这个紧急情况告诉了刘邦。

刘邦一听很震惊,知道自家军队在函谷关阻拦楚军一事得罪了项羽,而自己军队只有十万人肯定打不过项羽,忙问张良:“我该怎么办?”张良说:“您可以去找项伯并告诉他,说您不敢违抗项羽将军。”然后张良又讲述了自己与项伯原来的交情及项伯的来意,刘邦大喜过望,认为项伯是解决目前困境的关键。

张良将项伯引到刘邦营帐,刘邦一见到项伯就先呼他为兄长,礼数特别周到,席间更是数次举酒敬奉,还与项伯约定结为亲家。当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刘邦才对项伯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东西都不敢碰,登记官吏和民众,封锁官府仓库,就是为了等待项将军。之所以派将领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贼人进出和一些不寻常的意外罢了。我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到来,哪敢反抗啊!请项伯兄您跟他说,我是不敢违背他的啊。”

项伯是忠厚人,觉得刘邦的话有道理,于是答应替他在项羽面前说情,同时告诉刘邦让他明天一定早点亲自过来向项羽谢罪,刘邦赶忙说是。项伯喝完酒后又趁夜返回了楚营,将刘邦的话都报告给了项羽,并趁机替刘邦向项羽陈情:刘邦率先攻破关中,推翻暴秦是有大功劳的,现在无故攻打他,道义上说不过去,还是善待他吧,项伯的话让项羽无法反驳,于是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刘邦在张良、樊哙及一百余骑兵的护送下早早地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参加灭秦庆功宴。在鸿门宴上,刘邦十分真诚地向项羽致歉,项羽暂时原谅了他并留下他宴饮。项羽虽然不追究了,但还有一个人一直视刘邦为威胁,那就是项羽的军师兼谋士范增,他不断在席上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以绝后患,然而此时的项羽早已被项伯事前说服,认为刘邦灭秦有功而杀他的罪名又牵强,于是对范增的频频暗示不予回应。

酒席上觥筹交错,一片和乐气象,可隐藏的杀机却在一步步逼近,范增见一计不成,又召来项庄在宴席上表演剑舞,企图趁机刺杀刘邦,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项伯在张良的目光示意下,立即起身拔剑与项庄对舞,其间多次以身体挡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最终让刘邦逃脱大难。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不太理解项伯在鸿门宴前后的举动,认为他不顾项氏家族的利益及背叛了侄子项羽,真的是这样吗,这其实是以项羽未来的结局来强行带入当前的处境。项伯虽然在项家的地位不是很高,不怎么受项羽重视,可在讲究家族血脉传承的秦汉时期,项伯肯定会以家族利益为重,不然也不会一直追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奔波四方。

但同时项伯又是一个忠厚长者,张良对他有恩,所以他竭力以报,连夜入刘邦军营向张良告密是这样,宴席上因张良示意救刘邦也是这样。至于他为什么替刘邦说情及助刘邦脱险,一方面是他认为刘邦也是忠厚人,是值得结交的朋友,再加上现在是楚军势大,刘邦实力小,不会对侄子项羽及项家有什么威胁;另一方面刘邦确实对推翻暴秦有大功,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如果无故攻打刘邦甚至杀了他,道义上是说不通的,而且有损项家的声誉,因此不主张杀刘邦,这才会在宴席上阻止项庄,再说项伯与刘邦还约为了亲家,做朋友不也挺好的。

所以,说项伯在鸿门宴上助刘邦脱险,错过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是对侄子项羽及项氏家族的背叛,这话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而且当时项羽自己没想要杀刘邦的意思,在刘邦借故离席逃出楚营后,项羽也没有发动对刘邦军营的进攻。

除了鸿门宴上项伯助刘邦脱险,还有几件事项伯直接或间接帮助了刘邦及汉军,一是受张良所托,为刘邦请封汉中,二是听从项羽命令诛杀了英布妻小,使英布铁心归汉,三是制止项羽,保全了刘太公。

首先是项伯为刘邦请封汉中这件事,有人说项伯贪财且短视,原本汉王刘邦的封地只有巴蜀,因为项伯的劝说,项羽将汉中也封给了刘邦,这才有了刘邦以汉中为前进基地,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关中的胜利。

说项伯贪财也许是真的,出身贵族花销自然也大,有人上门送钱不要白不要,对项伯来说,巴蜀又穷又偏远,就算加上汉中也没有什么,还有章邯为首的三秦在前面挡着,完全威胁不到东南的楚国及侄儿项羽。再者,项羽动辄屠城,坑杀二十万秦降卒,以及杀死秦王子婴、屠戮咸阳,火烧秦王宫、阿房宫这些倒行逆施的行为,项伯早就看在眼里,却又无法阻止,为了项家的未来着想,项伯肯定会有多交一个朋友多结一份善缘的想法,所以对于张良请封汉中的要求并没有拒绝而是顺水推舟答应了,自然有存心交好汉王刘邦的意思,这样的项伯岂是“短视”两个字可以说清的。

至于项伯杀死英布的妻儿,迫使英布铁心归汉,间接增强了汉军的力量,这件事就完全与项伯本意无关了,只能说是巧合。项伯进攻九江收编英布的军队及杀死英布妻小是项羽的命令,项伯不得不从,而英布之前得罪过项羽害怕被项羽问罪,已有叛楚归汉的举动,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毕竟此时楚强汉弱,现在好了,妻小全部被杀再也没有了退路,于是马上归附了汉王刘邦,而项伯在其中起到了间接推动作用。

再一个就是项羽想要烹杀刘太公逼刘邦投降,而项伯及时制止项羽保全刘太公这件事。此时是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打了四年,刘邦与项羽处于相持阶段,因彭越在项羽后方作乱断绝了楚军粮食,项羽被逼得没有办法,做出了连自己都不耻的举动,烹杀刘太公逼迫刘邦投降,可项羽实在是小瞧了刘邦,也完全不清楚刘邦的无赖嘴脸,面对煮沸的大锅,刘邦说道:“我和项羽一起面向北方接受楚怀王的指令,发誓结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想要煮了你爹,那就赏脸分我一杯羹!”

项羽大怒想要下令烹了刘太公,关键时刻,一旁的项伯站出来制止他,说道:“天下的形势还不清楚,而且志在天下的人不会管顾家庭,就算杀了太公也没什么用,只会增加祸端罢了。”

项伯的话总是很有道理,所以项羽也只能听取了他的意见,可是项伯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未必这样想。其实项伯心里明白,楚汉之间的战争打到现在,虽处于对峙相持阶段,但是汉军越打越多,地盘越打越大,后方稳定粮草充足,反观楚军被众诸侯孤立,地盘越打越小,军心士气疲软,粮草断绝,已呈现出败相,所以为了给自己及项氏家族留一条退路,刘太公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杀死,不然前面结下的善缘全部白费了。

保存项氏一族,封侯善终

汉五年(前202年),项羽乌江自刎西楚灭亡,项伯投降了刘邦。刘邦称帝后,因项伯跟随项梁、项羽推翻暴秦,再加上鸿门宴上为刘邦护驾等功劳,被授予二十等爵中最高一等列侯爵位,封为射阳侯。

因项伯的缘故,项氏家族所有旁系家属,在项羽死后没有被牵连问罪,全部被刘邦下旨赦免。除了项伯被封为射阳侯,项氏家族还有三人被封为侯,一门四侯,这在刘邦的开国勋臣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为了以示恩宠,项氏家族还被刘邦赐以国姓,所以历史上项伯(项缠)也称作刘缠。

汉惠帝三年(前192年),项伯在安稳中去世,其嫡子刘睢犯了罪不能继承爵位,因而射阳侯国被撤除。

小结

从项伯及项氏家族的结局来看,项伯无疑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才干能力也许不是很强,但他懂得取舍,知道做什么对自己及家族最为有利,所以才有鸿门宴上护持刘邦,顺水推舟请封汉中及关键时刻保全刘太公。

至于说他不顾家族利益及背叛侄子项羽一说更是无稽之谈,项伯所想所做的一直是遵循大势,身为项氏家族一员他一直陪在项羽身边尽心辅佐,直到项羽败亡,知道势不可违才投降了刘邦;同时为了家族未来着想,他早早交好张良、刘邦,多结善缘,为自己及家族寻得一条后路,光明的前途,而不是一味愚忠追随项羽走上不归路。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