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过年酒桌上的新选择,这4款平价酒为何能取代洋河大曲?

美食小小确幸 2025-02-21 17:46:06

春节假期刚刚过去,你今年家里酒桌上的情况如何?

前几天,一个江苏朋友在饭桌上跟我感慨:“我们家今年过年酒桌上,洋河大曲一点没动,倒是那几款平价酒喝得畅快。”这话让我有点意外,毕竟在许多人印象里,洋河大曲几乎是江苏酒桌的“铁打座上宾”。

这个变化引起了我的好奇:江苏人过年喝酒的“口味”,到底随着什么在变?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江苏的一些朋友中一一打听,发现还真有意思——几款平价酒悄悄成了酒桌上的新宠。

今天就来唠一唠这些酒的特别之处。

双沟珍宝坊君坊:一瓶两度,喝酒更有趣

第一次听到“一瓶酒有两种酒精度”这种设计时,我还挺惊讶。

在朋友家看到双沟珍宝坊君坊实物之后,顿时觉得有意思。

酒瓶分上下两层,上层是68度的原浆酒,下层是41.8度的优质酒。

这种设计让喝酒多了点“仪式感”和灵活性。

叔叔们可以兑着喝,喜欢烈一点的可以直接喝原浆。

过年嘛,喝得随性点,大家开开心心就行。

这背后其实有它的传统工艺在支撑。

双沟酒可不是随便醇酿的,据说每一滴酒都来自传统老窖池,经年发酵、精心勾调。

喝起来香味浓郁,口感层次分明,像朋友形容的那样:既有粮香的厚重感,又透着窖香的悠长。

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价格不“吓人”,一桌人喝下来花不了多少,但体验和氛围一点也不少。

这种性价比高、趣味性强的设计,怪不得成了过年酒桌上的亮点。

汤沟窖藏1号:老窖酿出的浓香艺术

相比“双沟”,汤沟的历史更显低调一些,但这酒在江苏的认知度还是挺高的。

尤其是一些年龄稍长的长辈,提到“汤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汤沟窖藏1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整个酿造工艺追求“老味道”。

比如酿酒的高粱、小麦等原材料,要用“老五甄续渣法”传统工艺,这听起来不太熟悉,但核心是在老窖池里发酵,最后再通过陈酿来提升酒的口感。

亲戚们会说,这酒喝下去绵软细腻,还挺“淡雅”的,几杯下肚能感受到回甘的顺滑感。

过年酒桌上喝汤沟,气氛特别好。

长辈喜欢这种文化感,说一两句“经典的东西永不过时”的话,而年轻人也觉得喝一款“本土风味”的酒特别应景。

再加上包装简洁但带着些高级感,逢年过节带两瓶送人也很好说得过去。

南池翠N9:四川美酒为何登上江苏酒桌

让人意外的是,这几年江苏的酒桌开始出现一些“外省酒”的身影,南池翠N9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这款酒来自四川邛崃,但却在江苏圈了不少粉。

朋友开玩笑说:“真是南酒北喝,现在还跨省喝了。”

为什么一款外地酒能占领江苏人的酒桌?

细问起来,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好喝、不贵、有点“年份底气”。

南池翠N9是一款52度浓香型白酒,9年窖藏让它的香味更为纯正。

开瓶瞬间,香味扑鼻,却不显得张扬。

喝起来绵甜顺滑,很容易让人接受。

不少人还提到,南池翠N9的包装特别精美,红色调很衬节日的氛围。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它的价格实惠。

过年时,家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亲戚朋友,酒是“消耗品”,几桌人下来,一款高性价比的酒的确更能“扛大旗”。

今世缘淡雅国缘:好口感背后的“缘文化”

说到江苏本地酒,“今世缘”是不得不提的。

朋友讲起“缘文化”时,会把它的酒和寓意结合起来,比如过年喝今世缘淡雅国缘,讨个“好缘分”的彩头。

新年嘛,添点仪式感也没什么不可以。

今世缘的酒,首先让人舒服在它的口感。

相比原浆型的酒,它更温和,入口柔和、香味优雅,非常适合平时喝白酒不多的那类人群。

身边年轻人也愿意小酌几杯,觉得口感不刺激,也能融入大家一起“热闹”的氛围里。

过年时人多,场合复杂,但淡雅国缘适用性挺广,喝起来友好,价格适中,还带点文化寓意。

这种综合来看实用又得体的酒,显然能受到江苏家庭的普遍欢迎。

结尾:过年酒,就该是“喝进嘴里,暖在心里的”

在江苏人的酒桌上,“喝什么酒”不是单纯的品牌之争,背后更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情感的表现。

从双沟珍宝坊的创新设计,到汤沟窖藏的古法技艺,再到外地酒的入局,以及今世缘的文化融入,这些都不仅仅是“选酒”的故事,而更像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

平价酒的流行折射出来的,不只是经济实惠的理性消费,还包含了一种回归本真的生活观念:酒精度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适合场合、让人开心、能拉近距离,才是真正的“好酒”。

每一瓶身影,都是一段故事,每个举杯时刻,连接着的都是人情味。

或许,这才是春节酒桌上最大的意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