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喷中国医院怎么怎么了,大S如果进的是中国医院,会没事的

乾凉散人 2025-02-08 17:14:26

2025年2月,知名艺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不幸离世,短短四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陨落。

这场悲剧在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

然而,在随后一系列细节曝光后,却意外暴露了日本医疗体系中“分级诊疗”制度的致命弊端。

现在大家纷纷认为,她=大S的病情恶化与医疗的反应滞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才导致了这一无法挽回的结果,如果当时大S是在中国的医院治疗,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时间拨回2025年1月,彼时的大S正满怀期待地与家人踏上前往日本的旅程。

1月29日,旅程伊始,大S就出现了咳嗽症状。

尽管身体不适,大S仍然坚持行程,并前往箱根体验了著名的温泉。

或许是旅途劳顿,又或许是温泉的湿热环境加剧了病情,接下来的两天,大S的病情持续恶化。

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大S的家人在1月31日先后两次叫来了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

第一次,他们前往的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医院,然而这家医院的诊疗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随后,他们又转院至一家大型医院。

经过检查,大S被诊断为甲型流感,医生开了一些药物后,并未安排住院治疗,而是让她和家人返回了东京的住处。

然而,这短暂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2月1日晚,大S的病情急转直下,家人再次拨打了急救电话,将她送往医院。

这一次,死神没有再给她任何机会。

2月2日清晨,大S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最初的咳嗽到最终的离世,短短四天时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留给世人无限的惋惜和遗憾。

这期间,大S的家人并非不重视她的病情,他们曾三次送她前往医院,两次叫来救护车,尽力寻求医疗帮助。

然而,一切努力最终都未能挽回大S的生命。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吗?

大S的离世,将日本医疗体系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种制度要求患者首先前往基层小型医院就诊,只有当病情超出小型医院的诊疗能力时,才能转诊至大型医院。

这种制度能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大型医院人满为患,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疗。

然而,这种制度也会延误病情,特别是对于一些病情发展迅速的疾病,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大S的案例中,这种制度的弊端似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据报道,大S在第二次就医,也就是前往大型医院时,她的血氧饱和度已经下降到了89%,并且在听诊肺部时也出现了明显的湿啰音。

这些都是病情严重的信号,然而,医院仅仅给她注射了退烧针,就让她回家了。

许多国内的医生在看到这个消息后都表示,如果是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已经属于误诊,并且会立即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他们通常会先进行抽血检查血氧浓度,然后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并根据病情进行输液治疗和服用相应的药物。

如果病情没有好转,则会立即安排住院治疗,并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和治疗。

试想,如果大S是在国内就医,她是否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治疗,从而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然而,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虽然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延误病情。

患者需要先在小型医院就诊,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转诊至大型医院,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宝贵的时间。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他们往往处于劣势。

在大S的案例中,从出现症状到最终离世仅仅四天,这其中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转诊和等待上,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医疗资源的分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中国,公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尽管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但普通人仍然可以享受到相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完善的转诊机制,可以将病情较重的患者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院,或者邀请专家进行“飞刀”手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日本,优质医疗资源则更多地集中在私立医院。

普通患者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就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前往私立医院就诊。

这种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也体现在了大S的案例中。

如果她能够在第一时间前往一家拥有更丰富医疗资源的医院就诊,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

大S的事件并非孤例,在中外医疗体系的交锋中,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

几年前,演员李冰冰在澳大利亚拍戏时,因感冒引发高烧,持续十多天不退。

尽管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治疗,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甚至一度收到病危通知书。

无奈之下,李冰冰的妹妹花费巨资包机将她送回国内治疗。

在国内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李冰冰最终康复出院。

还有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在确诊癌症后,选择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尽管美国在医药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李咏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

与李咏不同,著名演员李雪健在确诊癌症后,选择在国内接受治疗。

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国内医生的精湛医术,李雪健最终战胜了病魔,并且长期保持健康状态。

这些案例,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中日两国医疗体系的全貌,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两国医疗体系在应对不同疾病时的差异。

大S的离世,反映出日本医疗体系在应对某些紧急情况时的局限性。

一个好的医疗体系,应该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最终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医疗体系,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服务普通大众方面,无疑做得更好。

对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来源:

国外没看好病,李冰冰是怎么在国内满血复活的?

2015-12-25来源:海外网

大S去世:一声叹息背后的美学遗产2025-02-04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2015-12-24 08:41  来源:青岛晚报

0 阅读:28

乾凉散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