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在缝缝补补,可缝补世界的人,却没人来缝补他们。”
当看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李玮玮离世的消息时,这句话瞬间在我脑海中炸开。45岁,人生的黄金年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被无情的病魔一把拽走,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李玮玮,1980年出生于安徽,妥妥的学霸一枚,一路过关斩将,在东南大学拿下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她投身教育事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担任讲师,专注于企业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
在学术上,她成果丰硕,在《经济与管理》《生态经济》《财经问题研究》等众多知名刊物发表数十篇论文,为学术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学生们眼中,李玮玮老师简直就是“神仙老师”。她的课堂充满魅力,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枯燥的管理学理论,在她的讲解下,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鲜活起来。

学生们不仅能轻松理解,还能举一反三。她总是笑容满面,对学生关怀备至,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只要找到她,她都会耐心解答,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

可命运就是如此残酷,去年10月,李玮玮被确诊为胰腺癌。这“癌中之王”,一出手就是王炸,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的深渊。它隐匿性极强,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被发现,往往已到晚期,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难度极大。

从确诊到离世,短短7个月时间,李老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旁人无法想象。但她没有放弃,积极配合治疗,还在今年4月中旬前往上海进行手术,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在4月18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更让人泪崩的是,在李玮玮老师去世当天,她还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答题卷,在答题册上写下了最后的课题——《毕业》,时间备注为2025年4月18日7时40分。

看到这一幕,谁能不被触动?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依然心系教育,将自己的最后一丝精力,奉献给了热爱的岗位。这是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是用生命书写的师者担当。
李玮玮老师的离世,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纷纷留言悼念。

有人说:“去年还上过李老师的课,她那么亲切,那么负责,后来听说她生病,没想到再听到消息,竟是阴阳两隔,太难过了。”
还有人回忆:“李老师的课是大学里最期待的,她让我对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她的教诲我会铭记一生。”这些真挚的话语,字里行间满是对李玮玮老师的不舍与怀念 。
而在生活中,李玮玮老师还是一位母亲,她有一个14岁的儿子,正处在即将中考的关键时期。孩子还未长大成人,母亲却已撒手人寰,这对他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4月12日,在李玮玮老师离世之前,儿子曾发文称妈妈病情加重,可能撑不过4月份,自己即将面临一模、特长生考试和中考,压力巨大,根本不敢想象没有妈妈的日子该怎么过。
如今,妈妈真的走了,这个未成年的孩子,内心该有多痛苦,多无助,让人忍不住心疼。
令人担心的是,这个孩子因为妈妈的离世,有些自闭,竟然冒出了轻生的想法。真心希望他能想开点,慢慢走出悲伤的阴影。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热议,网友们纷纷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有人说:“45岁,多好的年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被病魔夺走生命,太可惜了。”
还有人指出:“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等多重压力,长期高强度工作,身心疲惫,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
确实,高校教师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压力如山。教学任务要出色完成,科研成果要不断产出,职称评定的压力也如影随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

李玮玮老师用生命诠释了“师者仁心”,她的离去,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损失,是教育界的损失,更是学生们的一大憾事。但她的精神,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愿天堂没有病痛,李玮玮老师一路走好!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加关注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别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