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竟然是邱礼涛拍的,有点不像,风格不像。曾先森印象里的邱礼涛更凌厉一些,不会像在电影里这样的纠结。而这次的邱礼涛是纠结的,曾经的他是可以拍出《人肉叉烧包》这样兼具暴力写实又有社会关怀的人。
曾经的他是可以拍出《雏妓》
《性生活十日谈》这样关注底层女性的。简而言之,邱礼涛的电影是对这个世界可以发出声音的,他知道怎样去安抚受伤的心灵。这一点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他还是没有变。但是这部电影有些地方,显得他太纠结了。他的纠结,他的不变让他这次选择了拍不对等的爱情,这份不对等的爱情很像彭浩翔的《春娇救志明》。
女强男弱,女性在成长,男性还是个巨婴。不知道,这是不是当下香港当代社会中男女关系的现状?看的过程中,曾先森不只一次的代入到阿SA的角色中,我怎么都想不通的是,这样的男朋友你爱他干什么?春娇爱志明,因为相处很久,懒得换,都多少年了都同居了。志明欠她的只是一次婚礼。可是这里呢,一个人居然原谅了自己的伴侣77次。原谅一次又一次,可以原谅77次,可是继续下去原谅能换来成长吗?这个切入点其实不错,可是很可惜,这个切入点难道不应该是探讨原谅本质吗?邱礼涛完全没有把原谅拍好,辜负了这个有创意的主题。他和彭浩翔一样,拍出来的情感不够真实。
如果情感不够真实,观众是很难进入情境之中,去感受角色的酸甜苦辣的。这一点,很重要,而他们都没做到。其实这部电影在剧本的完成度上看是不错的,它的指向是火力集中的对准了恋爱中的男女关系。在画面的闪回中,不断靠记忆和现实来加深对比度。这其实是手法的一种,无可厚非。问题是,设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让曾先森觉得邱礼涛不够真诚。他真的是太圆滑了。
先看这个长不大的男朋友,职业拳击教练和律师。父亲开律师所,娶了一个后妈,他不愿在那打工,冷战。用不断换女朋友去父亲生日会气他。这是一种对抗的性格,他长不大。他不和女朋友去她家里吃饭,甚至不得已去了之后,在和伯父一起看球时吵架。你说,你TMD情商和智商都怎么来的啊?你就是一个好吃懒做好耍脾气的巨婴啊,你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啊。这个形象像不像张志明,有点像,长不大。.
但是两个长不大的男人分别在邱礼涛和彭浩翔的镜头下,却都是那么的苍白。那点灵魂都被抽空,仅仅剩下残缺的驱壳。在《春娇救志明》里,有一个细节是能体现角色的矛盾的,就是地震的时候是想自己还是想别人?曾先森在那部电影里的影评就说过,这个情节特别牵强,特别勉强。它的存在感就是为了证明男人比女人理性。
而从女人的角度看,这就是自私,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到了这部电影,邱礼涛直接给小孩子气的男主角设计了一个情节,因为看足球的越位问题和女朋友父亲吵架。这就已经不是一个长不大就能解释的问题了,你的情商简直等于零啊。那么回过头说,这样的男主角幼稚、懦弱、不切实际,不思进取,你为什么还要爱他?就因为你不理性吗?这一点投射在女主阿SA身上也显得没有说服力。
整部电影的风格呢?有点现代,又有点魔幻。场景、时间都非常的模糊,它没有年代感,它也没有香港的本质,它像抽空了的一套理论强硬嫁接在一对恋人身上一样。人物显得非常的像木偶,没有灵魂。曾先森更觉得这部电影不好是因为邱礼涛。邱礼涛看来是拍不了小情小爱的男女情事了。恋爱之间的冲突,男女性格冲突造成戏剧冲突这样的细节,他不太够敏感。不敏感就会产生一个结果,用自己固有的方法就解读情事。所以,这部电影不真诚也在这个地方。应该说,影片还是有一些好的地方。曾先森认为整部电影的节奏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邱礼涛拍这么多年仅仅弄这点技法问题,对他来说已经并非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