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白墙刷到被点名通报!”新疆和静县委原书记刘克文因大规模“刷白墙”劳民伤财被国家监委点名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究竟为何如此受青睐?“钱花了,墙白了,可百姓心里没亮!”一语道破问题本质。地方政府如此追求形式,为的究竟是谁的政绩?
在新疆和静县,刘克文主导了一项颇具争议的工程——将农村道路两侧的墙体大规模粉刷成白色,以期“美化环境,提升面貌”。乍一看,这似乎是好事,但当我们深入了解后,却发现这项工程从动机到结果都充满问题。
首先,巨大的资金投入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粉刷墙体动辄几百万元,背后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却与改善群众生活毫无关系。农村地区道路破损、饮水难题等真正的民生问题被搁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看似整齐划一的白墙。在实际需求面前,“刷白墙”就如同在伤口上贴张创可贴,表面风光,实则无济于事。
其次,形式主义的“政绩观”在作祟。地方官员为何热衷于类似的工程?原因无外乎追求视觉上的“显绩”。一条整齐划一的白墙公路,照片一拍,汇报一写,立刻成了“治理有方”的象征。可百姓不买账:农田里的水渠没修好,村里没通自来水,却要花大笔钱刷墙。“为面子刷白墙,村民的生活谁来管?”
除了“刷白墙”,类似的形式主义还出现在城市的“统一门头”工程中。全国不少地方曾要求商业街商铺统一门头招牌,号称“提升市容”。看似规整有序的门头,却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破坏特色、加重商户负担。
举个例子,北京某胡同曾要求商铺招牌全部改成一种“黑底白字”的仿古风样式,结果导致胡同的原生态商业氛围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原本红火的小店因特色消失,吸引力骤降,连带着整个街区都失去了活力。而对于普通商户来说,改造成本也并非小数目,一些小本经营的老板不得不贴钱改门头,最终反而生意惨淡。
更可怕的是,这种“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并不罕见。全国多地的“统一门头”工程都暴露出地方政府在治理中偏离实际需求、盲目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病。正如有人调侃:“商铺门头是统一了,可生意全没了。”
这些“面子工程”不仅是个别地方官员的偶然选择,更是形式主义在基层治理中的典型表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劳民伤财行为频频上演?
面对形式主义的顽疾,如何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首先,建立以民生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地方政府的“政绩”不应仅以“可见成果”为标准,更应考察其对群众生活改善的实际贡献。例如,新疆某地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财政支出优先解决哪些问题,这样的做法比单纯“刷白墙”要务实得多。
其次,加强问责与监督。对于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应当严肃追责。国家监委对刘克文的通报便是一记警钟,提醒地方官员不能再抱着侥幸心理搞形式主义。
最后,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地方政府应当摒弃“一刀切”的治理模式,更多地倾听群众声音。从农村水利设施的改造,到城市街区特色的保护,都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整齐划一”。
“刷白墙”是白了墙,却寒了群众的心;“统一门头”是整齐了表面,却丢了街区的活力。那么问题来了:地方治理究竟是为了谁的面子?是为百姓谋福,还是为官员贴金?对此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说的呢?
全国都刷了,你光指责这一个是不行的。
山都刷绿了,还差这几道破白墙
我这边十几年前就用剩的,有些小山村基本没几个人住,把那些破败不勘的老房子、牛栏猪栏外墙刷新,任务完成了,上头拔的扶贫款也花了。怎么现在还有人用这招,没一点创新精神。
装模作样[点赞][点赞][点赞]
很早我就见过把整个山头刷绿的
还在继续
这才哪到哪,看看各地的旧改
全国恐怕没有几个县没有刷呢
多少年了多少钱啊!
倒是惩处啊
刷好3个月后就开始脱皮了[呲牙笑]
幸好,我们这里刷米黄色的[得瑟]
全国都在老旧小区改造
有的地方白墙都脏了,马上就要刷第二次了!![必胜]
到处都是这样吗?还以为只有潮洲[点赞]。
刷白墙是最愚蠢的举措
石家庄的门头该说说
山都可以喷绿色 何况这个[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