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债务缠身、销量归零、工厂停摆媒体曝其原CEO张勇身在英国

车视头条 2025-04-14 15:09:22

2025年4月中旬,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已在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目前身在英国。据Tech星球等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张勇离职前就在公司办了英国签证,近期去到了英国,目前也还在那里”。这一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哗然,尤其与哪吒汽车当前债务缠身、销量归零、工厂停摆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针对这一爆炸性新闻,哪吒汽车官方的回应显得颇为模糊。有记者向哪吒汽车内部管理层询问张勇在英国一事是否属实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个真的不知情,公司在正常运转,但运营捉襟见肘。”这种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的态度,反而加深了外界的猜测与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张勇目前仍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职务,这一身份使得他的海外行踪更具敏感性。

张勇的职业轨迹与哪吒汽车的兴衰紧密相连。张勇于2018年加入合众新能源并出任总裁,主导了“哪吒”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品牌命名与市场策略。在他的带领下,哪吒汽车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估值一度达250亿元。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公司内部问题累积,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断崖式下跌至6.45万辆,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车宣布因“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顾问,由创始人方运舟兼任CEO。

哪吒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几乎到了“慢性死亡”的阶段。公司三大工厂全数停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更为严峻的是,3月份的零售销量数据“查无可查”,被业内认为可能交出了“白卷”——一辆车都没有卖出去。这与2022年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当时哪吒汽车凭借哪吒V、U系列车型迅速打开市场,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黑马”。

供应链与经销商体系的崩溃加剧了危机。全国300余家经销商中,已有20余家代表集体赴桐乡工厂维权,控诉“打款未发车”、“拖欠返利”等问题。

与此同时,供应商集体讨债的场景也在上演。数十家供应商围堵上海总部,部分甚至“打地铺”抗议。信息网站上显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多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总金额超1.6亿余元,并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和股权冻结信息。有供应商如埃夫特公司已对合众新能源提起诉讼,涉及拖欠逾4800万元货款。

员工欠薪与离职补偿问题同样严重。据前研发中心工程师透露,哪吒汽车累计拖欠员工补偿、应付款项近4亿元,影响员工达3000余人。2024年公司已启动多轮降薪和裁员,中层和高管薪资结构调整导致部分工资发放延迟。研发体系几近瓦解,CTO戴大力、智驾负责人王俊平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

深入分析哪吒汽车的溃败,张勇主导的战略方向难辞其咎。张勇延续了其在北汽新能源时期的“低价高配”打法和主攻B端市场(如网约车、租赁)的策略。这一策略短期内确实见效——2022年哪吒汽车销量登顶,但长期来看埋下了隐患。过度依赖B端市场导致品牌溢价能力弱,当市场竞争加剧时,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产品与技术短板逐渐暴露。哪吒汽车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滞后,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激烈竞争中暴露无遗。与蔚来、理想、小鹏等注重技术研发的竞争对手相比,哪吒汽车既无突出的技术优势,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当零跑汽车、小鹏汽车通过产品定位调整成功跻身第一阵营时,哪吒汽车的产品线已“缺乏足够竞争力的车辆”。

有分析认为,张勇的离职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有关。在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新能源政策变化的过程中,张勇与高层的战略思路未能完全对接。创始人方运舟接手后提出的“六大改革举措”,包括全球化扩张、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盈利等目标,与张勇时期的战略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公司内部对发展路径的深刻分歧。

0 阅读:14

车视头条

简介:一帮热爱汽车的视频人,用时尚专业视角带来不一样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