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人议论字节的绩效考核机制,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聊一下。
字节绩效有F、I、M-、M、M+、E、E+、O这8个等级,具体字母含义如下:F (Failed,不及格),I (Improving, 改善),M(Medium,中等),E(Excellent,优秀),O(Outstanding,杰出)。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会有中间四个等级,极低和极高的都很少能够出现。M是符合预期,M-是符合预期但略有瑕疵,M+则超越预期。
公司每年有2次考核,分布是3月和9月。方式参考了谷歌的OKR+360模式。通俗一点讲,其实就是会有强制比例,不过公司不会承认这一点。
从管理角度来看,公司和组织会要求管理者“拉开分布”,说白了就是不能都是M,得有M-、M+或E,听上去还算公平。新晋管理者一般打不出M-。但3年左右的管理者打不出M-就会被视为缺少管理成熟度,得担心自己绩效咯,就这么现实。
这一点在2月份的时候就有人在脉脉爆料过:
绩效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奖金,还有后续的发展,如果得了一次 m-,可主动要 n+1,如果两次 m-,就要走人了(被动 n+1)。
再加上近几年都在讲降本增效,所以拿了M-绩效的就更要注意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了。
说白了,绩效其实就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内部赛马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