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冲百亿!最搞笑的是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没有上映!
哪吒2的票房奇迹
《哪吒2》的票房已悄然逼近百亿。
这个成就令人瞩目,但有一个搞笑的现象 — 台湾、香港和澳门居然都还没有上映。
这样的情况让不少网友感到无奈,一位网友更是调侃:“为啥台湾看不到,我也想看!”
这句话如同一根针,直指背后复杂而敏感的市场问题。
这种幽默的反应,恰巧映射出电影中的某些情节,令人捧腹。
可以说,饺子导演的才华在这场票房盛宴中显露无遗。
然而,在欢笑中,背后的问题似乎显得更加严峻。
冲突的文化观念
网友们针对电影内容的讨论,逐步升温。
有人提到,《哪吒2》或许涉嫌“辱蛙”,而“绿蛙”则成为不愿让这部电影在某些地区上映的障碍。
这样的评论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反映出在文化认同上的复杂性。
香港的一位影迷无奈地表示:“还好我去深圳看了。”
这个小小的选择,似乎是一种对现状的调侃,也是一种自嘲。
截至2025年2月12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已突破了95亿元人民币。
这部电影不仅位居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4位,也是亚洲首部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2位的作品。
它的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51.3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名的巨作,仅次于《阿凡达》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随着票房的持续攀升,许多人都在期待它能带来的改变。
但这一切不仅仅是票房的数字,背后还隐藏着市场竞争的真实面貌。
狭窄的北美市场
虽然《哪吒2》在全球的表现引人注目,但在北美市场的遭遇却让人感到无奈。
截至2023年,美国有约21,000家影院。
可惜的是,《哪吒2》仅在700家影院内排片。
这不过是北美影院总数的零头而已!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况则显示出不同的景象。
在这些国家,虽然影院数量不多,却为《哪吒2》提供了140多家放映场次。
这无疑证明了问题的核心并非文化差异,而是市场运作中的策略性问题。
似乎是因为对这部电影的拦截,不少美国观众并未能体会到这一部佳作。
由此不禁让人怀疑:这一切真的只是市场所决定的结果吗?
高排片与市场策略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影市或许真的有些畏惧《哪吒2》会影响他们在市场上的位置。
全球票房已突破95亿元人民币的这部影片,超越了许多好莱坞知名动画大作,例如《冰雪奇缘》和《疯狂动物城》。
在北美市场,《哪吒2》的排片表现显得格外不成比例。
以皮克斯的《心灵奇旅》为例,其北美首周的排片高达3500家影院。
梦工厂的《坏蛋联盟》的首周排片也是3400家。
甚至索尼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在北美首周的排片数量也达到了4350家。
这样的差距,是否会让人怀疑市场的真正意图?
是因为好莱坞的垄断策略,使得中国动画电影遭遇了行业的“软封锁”?
换句话说,北美的影院不愿意给《哪吒2》足够的排片。
而在好莱坞看来,限制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依然是维持市场统治全局的重要策略之一。
亚洲电影的崛起
面对中国电影日益强大的市场潜力,好莱坞的反应显得有些恐慌。
如《流浪地球》系列,即使在宣传上处于劣势,依然在全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引发了外媒对中国科幻电影崛起的高度关注。
《长津湖》则在票房上突破9亿美元,直接成为非英语电影的票房冠军,足以让好莱坞意识到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潜力。
《哪吒2》作为中国动画的标杆作品,从视觉效果到故事深度,都给迪士尼、皮克斯和梦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每当大家讨论这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总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感觉。
不容忽视的市场反响
即使有人辩解:“北美市场对中国动画兴趣不大。”
但事实可并非如此。
日本动画在北美市场的成功并不可忽视。
《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北美的上映时,获得了1600家影院的排片,首周的票房也超过2100万美元。
再如宫崎骏的经典作品,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在北美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市场基础。
但为什么北美市场对中国动画如此冷淡呢?
这无疑表明了中国动画在北美的排片之所以受限,并非市场需求的缺乏,而是背后更深的操作问题。
文化霸权与影院选择
北美电影市场一直以“自由竞争”自居,然而实际上,好莱坞对华语电影的“软封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对于好莱坞而言,维持自身市场的统治地位,限制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重要策略之一。
《哪吒2》所遭遇的排片限制,无疑是这一策略的继续。
虽然美国观众存在不愿观看带字幕的电影的习惯,但韩国电影《寄生虫》却在北美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显示出字幕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影院愿不愿意推广这些电影。
从这一点来看,《哪吒2》不仅是票房的胜利,它的背后承载着对市场多元化的渴望。
连《纽约时报》都对此表示关注:“《哪吒2》打破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中国不再需要好莱坞了?”
这样的评论是否在暗示着好莱坞的市场恐惧?
结语
综合来看,《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低排片率,可能是因为好莱坞不希望中国动画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逐渐显露出好莱坞市场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的迹象。
限制排片、降低曝光度,已经成为维持全球动画电影霸权的方式之一。
但时代已经改变。
中国电影的崛起势不可挡,不仅仅是一种市场表现,更是一种文化认同。
或许未来的市场将会是多元而丰富的,期待着中国动画在全球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