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一段戏曲续写传奇!非遗“地戏”散发时代魅力

知知贵阳 2024-09-15 21:32:21

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有超三百年的历史,是贵安新区民间传统文化娱乐项目之一,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地戏,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清晨,阳光如金缕般拉开新幕。贵安新区湖潮乡芦官村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寻着声响来到一作坊,原来是手艺人徐友文正在制作地戏表演佩戴的面具,他手抚木块,目光专注而虔诚,刻刀游走,木屑纷纷飘落,地戏面具的轮廓渐显,每一处雕琢,都是文化的传承。

作坊的墙面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面具,面具的色彩鲜艳夺目,或威武、或狰狞、或慈祥,生动地展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我们的面具雕刻最讲究的就是必须用银杏木,因为它的质量非常好,不会开裂,面具雕刻也非常讲究,必须根据历史人物形象,反复揣摩并精心雕刻。”徐友文说。

头戴木质面具,身穿古老长衫,腰系特色战裙,背插四面靠旗,手持短小刀枪,一亮相便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舞台上,地戏队表演的是《北宋杨家将》中的“八虎闯幽州之州三次起兵救太宗“,随着鼓点响起,地戏演员们以高亢激昂的唱腔、刚劲有力的动作,将历史传奇和英雄故事生动地展现眼前。

贵安新区湖潮乡芦官村66岁的孙飞是地戏的第七代传承人,传承地戏已有48年。他介绍,除了传统戏曲,队员们还紧跟当下时事及国家政策创作新曲,既传承传统,又能推陈出新。“老一辈给我们传下来的地戏文化,它宣扬的是历史人物‘精忠报国’的精神,我们有责任把地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为了不让地戏文化失传,我们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一起把地戏文化传承下去。”孙飞说。

非遗地戏的传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芦官村地戏队共有23名地戏队员,最大的83岁,最小的19岁,孙诗能是整个地戏队最小的成员,亦是地戏第十一代传承人,正因为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让地戏文化焕发生机。“因为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他们老一辈跳戏,从小就有这个爱好,我不想让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一辈身上,所以我愿意加入地戏队,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将地戏传承下去。”孙诗能说。

贵安新区现存地戏队达30余支,保存完好且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地戏文化,贵安新区成立了地戏文化学会。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下,“地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们将加强非遗地戏的保护,继续支持非遗传承人,提供传承场所,支持地戏队组织培训交流。传承方面,鼓励师徒传承,创新传承方式。对非遗传承人,我们将认定支持,提供培训机会,激励其贡献,共同促进地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芦官村党支部书记孙忠凯说道。

记者:李春葵 黄寿丰

编辑:许林敏

责编:陈 萌

审核:邝亚航

终审:谢 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