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朝的制度不断完备,在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小史》中,认为“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
然而,时代发展很快,到了春秋时期,周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世风不古,人心日下”,很多人积极拥护新的变化,但也有人为旧制度鼓与呼,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孔子。
《中国哲学小史》将孔子放在第一,因为孔子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后世儒家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前进,不断发扬光大。
孔子认为“拨乱世而反之正”,就是要使“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各安其位,也就是正名。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在孔子看来,君臣父子都要各归各位,名实相副,这样才能“天下有道”,但当时的情况却大多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变乱,导致他发出了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宪问》:“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论语补疏》:“孟子称公刘好货,太王好色,与百姓同之,使有积仓而无怨旷。孟子之学,全得诸孔子。此即己达达人,己立立人之义。必屏妃妾,减服食,而于百姓之饥寒仳离,漠不关心,则坚瓠也。故克伐怨欲不行,苦心絜身之士,孔子所不取,不如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絜矩取譬不难,而仁已至矣。绝己之欲则不能通天下之志,非所以为仁也。”
这些都是孔子在道德哲学方面的新见解,集中体现在“仁”。
《论语•里仁》:“民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就要把“仁”放在真性情与合礼的结合点。
《论语•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有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
《论语•里仁》:“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孔子把“仁”和忠恕放在了一起,说明了“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很容易实现的。
除了孔子,冯友兰还研究了墨子、孟子、老子、惠施、公孙龙、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同时还触及《墨经》、五行、八卦和佛教、道教与道学等,为此后中国哲学的方向和规模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进行了提揭和发扬。
喜欢中国哲学的小伙伴,这本《中国哲学小史》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