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郑渊洁给儿子办理退学,在家上“私塾”,最后成功了吗?

友易谈历史 2023-04-25 22:04:04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从今天起,我告别商标维权,不再对侵犯我原创的知名文学角色在先权益的673个侵权商标维权。写作这件事情我还是会坚持下去,但写出的作品包括已经写出的长篇小说等永远不再发表...”

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在2023年4月18号他本人的微博账号上发布的一则“告别书”。

郑渊洁

此告别书一经发布,便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几天以来,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现年68的郑渊洁再一次被全网关注。为什么说是再呢?

因为早在27年前,他因给儿子办理退学,选择在家上“私塾”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商标的事情还没有结果,我们先暂且不谈。但27年来,一直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郑渊洁儿子郑亚旗如今到底如何了?

小学肄业的童话大王

说起郑渊洁,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说起他童话故事,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舒克贝塔传》、《金拇指》、《大灰狼罗克传》等。

甚至还有些作品被改编成动画片,例如《舒克贝塔历险记》,开飞机的舒克和开坦克的贝塔,相信没有几个80、90不知道。旋律一出,甚至能跟着哼唱几句。

但是谁能想到,有这么多的文学作品的童话大王,居然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郑渊洁是1955年生人,出生在河北。其父郑洪升也是一个读书人,当时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当教员。

在当时,国人识字率并不高,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父亲,郑红升对小郑渊洁的影响很大。从小,郑渊洁就对各种书本有的强烈的好奇心,这也促使他每天都积极认字。只有认识了字,才能知道那些书本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郑洪升的教育也是别具一格,对比很多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同,郑爸爸郑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夸奖为主。当然,犯了错也批评,但是不会打骂,而是写书面检讨书。

小郑渊洁也不是安静的孩子,在调皮捣蛋的年纪也受了不少批评,结果检讨书越写越多。突然有一天,郑洪升看到儿子又写的检讨书都乐了,检讨书不像检讨书,反而像一篇故事,有情节,有对话。

犯下的错误在无意之间为小郑渊洁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这也侧面说明,对待孩子的教育,一味打骂并不可取,说不定就埋没了一位作家。

那对知识有渴望,又喜爱读书的郑渊洁为什么会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呢?

这是因为他上四年级时在学校里的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人们常常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奖励勤劳之人,可郑渊洁所在的角度却是相当之刁钻却残忍,老师怕他的思想误入极端,所以言语之间的语气就重了些。

可就是这三言两语,却像一盆冷水浇在郑渊洁的心头,让他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并非是适合自己的。

小时候的郑渊洁

在征得父母的同意之后,郑渊洁离开了校园,但他的学习之路并没有就此中断,而是一直由其父郑洪升悉心教导。

1977年,22岁的郑渊洁结束在束南昌向塘机场的6年兵役生涯,开始了文学创作。

当然,他的创作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才慢慢走向成功的正轨。

两年后,1979年,郑渊洁创作的童话作品《黑黑在诚实岛》发表,这是他的处女作。

一炮而红之后的他此后一发不可收,开始不停的发表作品。1985年的时候还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童话大王》,用来刊登自己的童话作品。

1993年,郑渊洁获选“首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郑渊洁“童话大王”的名声被慢慢叫响,而直到今年,他已经68岁,依然没有停止创作,获得的荣誉更是双手都数不完。

儿子小学毕业辍学,走了他当年了老路

1983年,郑渊洁的儿子出生,取名郑亚旗。

郑亚旗从小活泼好动、聪明乐观、且心底善良,但却不是世俗那种乖宝宝。

郑渊洁与儿子郑亚旗

郑渊洁曾向媒体透漏,他创造的很多童话人物主角,例如皮皮鲁(一个学习成绩一般,不乖的小男孩,不被老师喜欢,却善良勇敢),鲁西西等,里面都有儿子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以郑亚旗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少年的生活应该是饱满且乐观的,但是上了小学的郑亚旗越来越不开心,他成绩一般,而且比较活泼,有时候上课坐不住,老师就会批评他。他不止一次告诉父亲,觉得老师说话不够尊重人,表达了不想上学的想法。

看着儿子整天闷闷不乐,郑渊洁一开始也是帮助儿子去慢慢适应学校生活。

但同时也开始思考,这样的学习环境真的适合儿子吗?到底儿子的教育应该怎样去做 ?

几年下来,各种方法也都尝试了,他发现在寒暑假里通过自己方式教给郑亚旗的知识,他学习的很快。

这时,已经读上完小学六年级的郑亚旗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上学了,郑渊洁思考一夜后,说:“那好,不想去就不去了,我在家教你读书。”

此后六年,郑渊洁亲自编写教材,亲自授课,用儿子熟悉又接受的方式来给儿子讲述知识。

为了给儿子营造和校园里不一样的全新学习氛围(没有升学压力、考试排名,没有邪恶、斗争,只有每天的快乐),他想出了一个高招:用写童话故事的手法给儿子编写教材。

他一共给儿子编写了10本教材。

其中一本关于介绍刑法的书,把一本书的内容写成了419个童话故事。后来,这些童话故事成为了儿童普法教育的蓝本。

郑渊洁不仅给儿子传授知识,也经常就一些社会热点与儿子展开讨论。没想到,小小年纪,儿子有些见解竟颇有深意。

由于担心儿子自己在家学习,接触同龄人较少,郑渊洁也怕孩子将来与社会脱节。故而,很多时候见友人或是参加活动都会带着郑亚旗。

看着郑亚旗和那些比他大的人热烈交谈,透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感;而且对很多话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郑渊洁才稍稍放心,或许他这一步走的是对的,毕竟他也不想把儿子的前途当做实验自己教育理念成败的试金石。

郑亚旗小时候

儿子自信、大方的这种性格,其实也和一直以来的郑家家风密不可分。在郑家,没有严格的父子身份。甚至因为郑亚旗出生比之创办的《童话大王》(郑亚旗83年出生,《童话大王》杂志是85年创办)早两年出生,郑渊洁有时候喊儿子“大哥”。

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给了郑亚旗天马行空的现象力,也给了他自信;乐观的心态;这为他以后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屡屡碰壁终成才

转眼六年过去,郑亚旗已经长大了18岁。

郑渊洁把儿子叫到跟前,告诉他:“你已经18岁了,以后就是成年人,这是你的成人礼。”他把一把奥迪车的钥匙递给了郑亚旗。

接过钥匙的郑亚旗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又听自己的老爸说道:“以前我就给你说过,18岁之前我照顾你,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什么,现在你18了,以后我不再管你,而且以后我要什么你要给我什么。”

看着老爸的态度,郑亚旗明白,自己是时候自立门户了。

郑亚旗与父亲郑渊洁

首先,他想到去找个工作养活自己。

可是刚刚成年的郑亚旗,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没有大学文凭。

所以在投递简历时,只有上小学学历的文凭,让他无人问津。投出去的简历更是如石牛入海,不见任何回音。

这有点打击人,好在这几年“郑氏”童话教给了他自信、快乐、不知沮丧的心态。他暗自下决心,不管怎样,至少要找到一份工作。

正在他对工作一筹莫展时,遇到一个朋友,招临时工,去超市扛鸡蛋。扛一箱鸡蛋给五毛钱,他心想:至少能挣个加油钱吧,饭在家里吃,不能给车加个油还得伸手要。就这样,他扛了三个月鸡蛋。

干了三个月的体力活,他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找自己擅长的工作来做,自己擅长什么呢?计算机!

郑亚旗

虽然没有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但是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几年的时间也不是白练的。

郑亚旗向北京很多家的计算机岗位投递了简历,但是依然没有一家回复。这时候,父亲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如果真的有能力,就先进去再说,哪怕一个月300块钱也行。”

就这样,在去一家报社面试时,郑亚旗为了打消面试官的顾虑,当场表示可以先免费给公司的网络进行设计整改。看到他能力后,人事部破格把他招了进去。

就这样,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勤奋诚实、单纯乐观的性格,一年之后就升任了技术主管。

日子一天天过去,郑亚旗也想寻求新的突破。正好,无意中看到的一个访谈节目打开了他新的世界。由父亲策划的电视台节目《郑氏胡说》上线。这也标志着童话大王除了写童话故事,开始全面的发展。

父子俩

通过和父亲一起做节目,郑亚旗发现,尽管他很想证明自己,想脱离父亲的光环,证明自己也有自主养活自己和生活的能力。

但,一家人真的就能划分这么清楚吗?不能,因为在外人开来,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和父亲一起工作,就好像回到了在家读书那几年,真的是很有默契,很舒服,也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就这样,郑亚旗又回到了父亲身边,但他不再是父亲身上的丝萝,而是父亲身边互相成就的大树。

后来,他办杂志、办讲堂;创办影视工作室、拍电影;创办公司,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发普法网络游戏;去往全国小学进行普法演讲,非常受欢迎,也算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2012年初,父子俩更是获得了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颁发的2011年度正义人物。

教育的真谛

郑亚旗算是成功人士吗?就世俗的眼光看,算。

而且,郑亚旗的成功的确实和郑渊洁的教育密不可分。但郑亚旗的成功却不可复制。

不是每个孩子辍学了都有一个自己亲自编写教材的爸爸;不是每个小孩18岁找工作能开者奥迪车搬鸡蛋;不是每个小孩想做节目了就有电视台帮忙;不是每个小孩都能成为自己爸爸的经理人。

郑亚旗

郑亚旗努力吗?努力且优秀,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有童话大王郑渊洁这个爸爸的背后支持。

所以说那些因为郑亚旗的成功就否定传统教育的说法就更不可取了。

而且就单单说传统教育的优势,郑渊洁家还能证明。因为郑渊洁不仅有一个不适合传统教育的儿子,他还有一个非常适合且喜欢传统教育的女儿。

郑渊洁的女儿郑亚飞,出生于1999年。那时候郑亚旗已经16岁,郑渊洁自认为儿子教育的很成功,就想把这一套复制到女儿身上。没想到,女儿完全不按他的思路走,从幼儿园开始,就非常喜欢学校,喜欢集体生活。

而且,传统教育模式很适合她,她不仅在学校每天生活的很开心,学习成绩也是非常好,最后也是一路读到博士。

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擅长或者薄弱的地方也不相同,这里不仅是学校的老师,就是家长,也要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发掘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长处。

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郑亚旗是很好的人,也非常努力,上进,郑渊洁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把郑亚旗培养成人才,他的教育方法对他的儿子是有用的。

郑渊洁

但他的方法不适用于广大的其他学生,因为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有能力和时间亲自教育孩子,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给孩子搭建新的工作平台。

不过郑渊洁的一些教育理念,例如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儿子亦父亦友的关系,以及对儿子的尊重,都值得家长们学习。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个有用之才。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