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100年后,巨型乌贼首次被拍到活体视频,而且还是只宝宝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4-19 12:13:16

信息来源于cheadlecog,newscientist,Schmidt Ocean,staging。

首次拍到活体巨型乌贼活体视频

2025年3月9日,一支由国际科学家和船员组成的团队,搭乘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福克尔”(Falkor)号科考船, 来到了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施密特海洋研究所你肯定不陌生,这个机构每年都会贡献大量清晰且珍贵的海洋物种的拍摄视频,多次登上世界级的新闻,给众多爱好者开拓了眼界。几乎每次他们拍到珍贵海洋物种,我也都会来蹭一下热度。

这次的团队是由施密特海洋研究所、日本财团-Nekton海洋普查和GoSouth(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德国GEOMAR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联合项目)合作开展的。

而南桑威奇群岛则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无人岛屿群,其在威德尔海以北,距南乔治亚岛东南方向760公里,目前是隶属于英国。

该科考团队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将研究所的的遥控潜水器(ROV) “苏巴斯蒂安”(SuBastian)放到了水下600米的深水中,然后意外拍到了这只30厘米长,全身透明且冒着红色生物光的乌贼物种,它用长长的触手在漆黑的海水中诡异地游动。

实际上团队里马上就有人认为这是巨型乌贼(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的幼体,但为了严谨性。团队将视频发给了奥克兰理工大学的凯特·博尔斯塔德博士进行鉴定。这位博士是深海生物学家,专注于鱿鱼的分类学和生态学,以及头足类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在头足类动物领域是最顶级的研究者。

凯特·博尔斯塔德博士确定了这还真是巨型乌贼的幼体。她表示:“看到第一段巨型乌贼现场视频很令人兴奋,想到它们竟然不知道人类的存在,真是令人谦卑。一百年来,我们主要在鲸鱼和海鸟的胃里发现它们的残骸。”

另一位独立研究玻璃鱿鱼的专家亚伦·埃文斯博士也证实这是巨型乌贼。博尔斯塔德和埃文斯都表示,巨型乌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八条腕足的中部长有钩状物。

巨型乌贼目前已知的最大个体的总长度有13米!这虽然是算上触手的,但依旧夸张。 科学家通过能使用喙的大小来估算鱿鱼的整体长度,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算法。基于这种新方法,科学家们认为巨型乌贼的长度最大可达20米。

这是巨型乌贼首次被拍到并获得确认的活体视频。发现这只巨型乌贼的时间刚好是巨型乌贼被鉴定并正式命名100周年,使得这次的发现更具有意义了。

实际上这可能并非首次拍到巨型乌贼,在2023年,另一家美国机构Kolossal的研究人员在其自然栖息地拍摄到了一只乌贼乌贼,但是他们的设备可能一般,拍摄到的视频质量太差了,因此拍摄记录无法得到证实。通过施密特海洋研究所拍摄的新的巨型乌贼视频或许表明,2023年的录像确实捕捉到了一只巨型乌贼。因为它们的大小相同,颜色相同,深度也相似,且都在南大洋。

不过仍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海怪带来恐慌

1930年6月21日,4名渔民将他们的船驶上加里波利半岛的海岸,并屁滚尿流地爬上海滩。他们跟周围的好奇的人表示,他们刚刚逃脱了“一条巨大的海蛇”的魔爪。现场的一个围观者说,他从未在人们脸上看到如此恐惧的表情,即使这个区域正处于战争中。

两周后,加里波利半岛的海岸又有一只“海怪”被发现了,渔民描述发现其看起来至少有25米长,像一条巨大的鳗鱼,有时会把长长的脖子举到空中。

得知两起目击报道后,澳大利亚博物学家大卫·赫斯特(David Hearst)表示不信,他认为这些目击事件实际上是遭遇了“乌贼或巨型海鱿鱼......不是任何真正的蛇,而是可怕的巨型乌贼”。

1998年出版的《寻找巨型乌贼》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埃利斯赞同赫斯特的评估。通过分析14世纪至19世纪的海蛇故事,埃利斯认为巨型乌贼在海面上拖曳的触手可能类似于蛇的盘绕,而其人形外套膜顶端的尖锐稳定鳍,在渔民看来,可能就是它的鼻子。一条10米长的棍状触手从水中抬起来,看起来也与我们联想到尼斯湖水怪的标志性细长颈部轮廓相似。

另外,在惊恐的情况下,目击者往往会无意识地夸大事实。

神秘的巨型乌贼

巨型乌贼最早被记录得追溯到1550年,文献中记录,丹麦人捕获了一种生物,并向国王描述它为“海僧”,因为它身上有形似圣人飘逸的猩红色长袍。

1856年,丹麦动物学家贾佩图斯·斯滕斯特鲁普(Japetus Steenstrup)发现了这个记录,他认为这个所谓的“海僧”就是巨型乌贼,因为巨型乌贼淡粉色的外套膜很可能让丹麦人误解了。他为巨型乌贼取了学名“ Architeuthis ”(首领乌贼)。

在1870年至1890年间,创纪录数量的巨型乌贼尸体被冲上纽芬兰的海滩,这加速了人类对乌贼解剖结构的理解。海洋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奥尔德里奇曾假设,拉布拉多洋流的波动将冷水推向纽芬兰海岸线,导致更多巨型乌贼涌入该地区。他预测20世纪60年代将再次发生搁浅事件,而当1961~1968年间,九条巨型乌贼被冲上岸时,他的预测似乎被证实了。

总之基于这些发现,1925年,科学家们终于科学记录了巨型乌贼,并将其学名定为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从此巨型乌贼进入了科学界的研究视野。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经历了巨型乌贼邂逅热潮。因为对其知之甚少,不同体型和腐烂程度的巨型乌贼被不断记录,甚至被认为有21种不同的巨型乌贼。然而直到最近才发现,这所谓的21种不同的巨型乌贼都拥有相同的DNA,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有的科学家认为巨型乌贼是是一种聪明、行动迅速、活跃的深海生物,是洪堡鱿鱼的放大版,它伸出触手在远处捕捉猎物,然后缩回触手,用它的喙撕碎一些倒霉的猎物。但又的科学家则认为,它是一种行动迟缓的动物,成年后更像是一种伏击捕食者和流浪者,而且不太聪明,倾向于吃软肉,就像戴假牙的人一样,因为它的喙不是那么强壮。

有人估计巨型乌贼能活5岁,但也有人认为它们的寿命不过1年半。

这么多的争议正是因为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对其尸体的研究和目击记录。

不知道究竟要到神秘时候巨型乌贼才能被科学彻底理解,并被人类揭开神秘面纱。就目前而言,巨型乌贼依然是“最后一个被征服的海怪”。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