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没本事
试问一个孩子需要活成什么样,才是父母眼中的有本事呢?
有些父母最喜欢骂孩子没本事,并且这种恶意的标签是从小就开始一点一点贴在孩子身上的印记。
孩子上学了,学习跟不上,父母不检讨自己是否有提前认真辅导孩子,为孩子打好基础,只会一味的指责孩子脑子笨、反应慢。
父母给孩子贴上了愚钝的标签,从此以后,孩子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学生,所以就安心的当一个笨学生、坏学生。
父母越骂孩子不思进取,孩子就越会表现对父母的忠诚,按照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去扮演角色。
渐渐地,孩子终于在父母的“预言”中长大,稍微有一点成绩都会觉得是对父母的背叛,非得把事情搞砸,才能符合父母的预期。
“你看,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你干啥啥不行,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工作不好,要你有啥用?”
孩子们早就适应了父母的这种恶言恶语,并且把这种指责无条件的内化成自己的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将父母的指责合理化,只有相信自己确实没用、没本事,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如此打压、贬低和讨厌自己。
才能相信父母确实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才对自己不友好,是因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父母才用刻薄的话语来打击自己。
甚至不觉得父母是在打击自己,而是在鞭策自己,是为了自己好,才又打又骂、苦大仇深。
不切实际的愿望
父母喜欢让孩子背负起不切实际的人生愿望,有时候是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有时候是跨越阶层的理想。
父母看起来好像很努力、很辛苦,实际上只是做着本来就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很累罢了。
而父母却把自己的累当作要挟孩子飞黄腾达的筹码,因为自己辛苦了,就觉得自己劳苦功高。
因为自己养育孩子劳苦功高,就需要孩子变得足够优秀,才能回报父母的辛苦付出。
孩子没能完成父母阶级的跨越就是没本事,没能完成父母的理想就是没本事,哪怕孩子已经在脚踏实地的努力生活。
做有本事的自己
父母的阶级决定了孩子的阶级,父母的认知局限也是孩子难以突破的牢笼,父母给孩子恶意贴上的标签是孩子难以撕掉的诅咒。
在重重障碍之下,也许你已经尽自己所能,冲出束缚,飞出了你能飞出的最高的高度。
你真的不必在意你有没有成为父母期盼你成为的人,因为你缺乏知识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援、缺少试错的成本。
你并不需要实现父母不切实际的愿望,只需要实现自己能力之内的愿望。
真正的有本事,是有不怕失败、勇于挑战自己的决心,是可以面对挫折、随时崛起的倔强。
是拥有尽人事之后可以听天命的豁达,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可以欣赏和认可自己的普通,是能够分清楚是平凡而绝非平庸。
是可以不受别人的影响,把别人眼里所鄙夷的缺点当作特点来回味的坚定,是可以把平凡的生活过出幸福和多彩的从容。
真的不必为了满足父母,就去做父母的延伸,无论父母怎样去定义你,都不代表这就是真实的你。
你要做的不是满足别人,而是满足自己,不是被别人认可,而是被自己认可,世界是你的,请做你世界里最有本事的你自己。